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川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 9处成都文保单位入选

2019-01-17 03:50:56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明代蜀王府苑囿建筑群水道部分

  昨日,记者从最新公布的四川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获悉,在各地申报的327处候选名单中,196处不可移动文物上榜。其中,成都东华门遗址等9处成都文保单位入选。截至目前,我省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65处。此次入选为省保单位的成都东华门遗址,此前并非任何一级的文保单位。据相关人士介绍,文物保护单位一般采取逐级申报的原则,但东华门遗址价值特别重大,因而破格入选。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上公布的名单,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的东华门遗址,位于温江区的鱼凫王墓,位于蒲江县的太清观,位于邛崃市的天台山石牌坊及照壁,位于青羊区的陕西会馆,位于崇州市的元通天主教堂,位于金牛区的张大千故居,位于成华区的“二·一六”革命烈士公墓,位于邛崃市的海屋9处文保单位,入选四川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省保分别有25处古遗址、18处古墓葬、97处古建筑、16处石窟寺及石刻,以及40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相比前8批省保单位,此次革命文物和工业遗产比重较大。据悉,包括东华门遗址在内的十余处省保单位,正在积极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陕西会馆

  陕西会馆位于青羊区汪家拐街道文庙社区陕西街130号蓉城饭店内。会馆始建于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是旅川陕西人祀奉祖先先哲、议事会商、拜亲宴友、听戏赏玩、乡试借宿的地方。该会馆为成都尚存不多的清代会馆建筑,建筑规模宏大,艺术价值颇高。

  鱼凫王墓

  鱼凫王墓位于温江区寿安镇喻庙社区内。鱼凫王墓相传是古蜀国的第三代君王鱼凫之墓。鱼凫王墓的发现、保存为四川史前时期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具科学价值的实证,对于建立四川地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文化发展序列、探索长江上游地区文明起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二·一六”革命烈士公墓

  “二·一六”革命烈士公墓,位于成华区青龙街道石岭社区北郊磨盘山公墓内。“二·一六”是指1928年2月16日发生在成都的“二·一六”惨案。14名革命志士在那一天被反动派杀害。“二·一六”革命烈士公墓是我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大千故居

  张大千故居建于民国时期,为张大千往来成都时的寓所,由主体建筑及配房等附属设施构成。屋顶为悬山式,屋面覆以小青瓦,砖砌墙体,木门窗。张大千故居展示了民国时期川西地区的建筑风貌。

  元通天主教堂

  元通天主教堂位于崇州市元通街麒麟镇,建于清光绪29年,现存面积812平方米。教堂大门为哥特式方柱弧顶。全教堂除大门外,都散发着中国传统的建筑韵味。

  海屋

  海屋位于邛崃市火井镇,始建于中华民国初年,门楼为民国初年中西式典型建筑,面阔14.5米,通高9米。后院后墙设红砂石防御射击孔4个,设计构思极为奇特。

  天台山石牌坊及照壁

  天台山石牌坊及照壁位于天台山镇马坪村。石牌坊系红砂石质三间四柱重檐斗拱仿木结构建筑。坊额匾前后两面分题“雪巢胜景”和“第一禅林”。石坊雕刻精美,有人物、走兽、花卉、图案纹饰等,照壁中心刻浮雕麒麟一幅,十分生动。

  太清观

  位于蒲江县的太清观是道教发源地之一。汉顺帝汉安元年,道教创始人张陵设立“二十四治”,传播道教。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引《张天师二十治图》载,蒲江长秋山“主簿山治”为“二十四治”之一,在邛州蒲江县界,去成都一百五十里。

  破格入选的东华门遗址令人惊艳

  东华门遗址

  神秘摩诃池、辉煌蜀王府、千年城市中心……

  成都作为建城以来名称和城址没有变化的城市,以天府广场为中心的城市主城区是成都市2300年历史遗迹的沉淀区和重叠区。东华门古遗址正位于成都旧城的核心地带,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成都东华门遗址为何能破格入选?这里的考古发掘有着什么重大价值?

  2013年8月,为配合成都体育中心南侧进行整体提升改造,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员在例行勘探时发现一处唐代庭院,其后这里的考古发掘就不断带来惊喜。到2014年5月,发掘总面积达3200平方米,发现有汉代、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各时期的文化遗存,包括城墙、道路、房屋院落、水井、水沟、灰坑、灰沟、池塘等遗迹现象。更为重大的则是成都历史中著名的摩诃池首次浮出水面,一座“豪华”的唐代官邸也首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历史上,摩诃池曾经广为历代文人骚客所描绘,诗圣杜甫在池上“莫须惊白鹭,为伴宿清溪”,而摩诃池的美,更是令宋代陆游“一过一销魂”,但它却最终消失在成都的土地。

  如今的东华门遗址,已发现战国至明清各时期文化遗存,城墙、道路、房屋院落、池塘等遗迹,并出土大量陶器、瓷器、钱币等遗物。发掘首次确认始于隋代的摩诃池位置,发掘出唐代官署建筑基址以及明代蜀王府和人工河遗址等,在成都的城市考古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东华门遗址大事记

  2013年10月起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成都体育中心整体提升改造项目”工地开始正式发掘。此次发掘首次确认始于隋代的摩诃池位置,发掘出唐代官署建筑基址以及明代蜀王府和人工河遗址等。

  2014年8月 正式命名为东华门遗址。

  2015年3月 东华门遗址将确定建成遗址公园。

  2015年11月 成都东华门遗址公园概念规划完成,全开放零距离展陈隋代摩诃池。

  2016年 考古人员发现明代摩诃池的西北角。

  2016年9月 东华门遗址纳入全国大遗址保护“十三五”规划。

  2016年11月 东华门遗址挖出蜀王府后花园。

  2017年8月 成都计划打造约13.6平方公里“成都文化中心”,其中包括东华门遗址公园建设。

  2018年 天府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启动,其中,东华门遗址项目位于成都体育中心南侧,打造兼顾历史文化保护与展示的露天遗址公园,建设面积15亩,投资约1亿元。

  2019年1月 东华门遗址入选省级文保单位。

  本组稿件由记者 王嘉 李雪艳 报道

  青羊区文管所供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