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蓉平: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 面向世界聚合先进生产力

2019-01-17 03:52:41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年伊始,成都便确立了新一年的主题。在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上,成都将今年确定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

目标和路线明确的背后,是成都实现动能转换,扳动“变速杆”的举动。

今天的成都,不再仅从四川盆地的壅塞中获求和平安宁的环境,而是从开放中寻找连通天下的机遇——2018年,成都出发的中欧班列连续3年开行量全国第一,源源不断的“成都造”和“四川造”商品进入欧洲,而来自欧洲腹地琳琅满目的商品,也成了摆在成都商场、超市的独特风景。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上强调,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综合竞争力。企业的发展壮大、创新创业的活跃,皆以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支撑点。

成都喊出“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深刻意义,是要面向世界聚合生产力。这源于成都对自身开放发展的多维度思索。

其一,着力更高层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重大判断。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意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非主要依靠投入带动总量的扩大。

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成都提出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正是充分认识到这个战略机遇期的极端重要性,牢牢抓住这个机遇期,将改革之势聚为发展动力。

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成都直击发展痛点,刀刃向内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从市场投资环境、政务服务环境、科研创新环境、人才要素环境、法制保障环境五个方面入手,以降低成本增加发展便利、以政策引导注入创新活力,推动营商环境由注重硬件建设向注重软件配套、由注重规模向注重质量转变,促进企业主体的活力不断激发,人才配套服务不断完善,信息资源社会化不断开放利用,量的累积被转为效的提升。

其二,着力更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

发展的动力,不仅来自改革,还需要开放。作为“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的战略交汇点和国家泛欧泛亚开放门户,成都的开放区位早已发生深刻变化,开放路径持续加快重构。从“难于上青天”之蜀道,到“一带一路”机遇,成都在中国对外开放的版图上,愈发显眼。

一个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更要懂得商业规则,绝不会因为地处内陆和发展阶段被跨国投资者“宽容”。赢得全球投资者的青睐,靠的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国际化营商环境,则决定着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排序。

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成都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和人才链,提升在成都在产业链条上的位置,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协作。

以全球视野建设国际门户枢纽,2019年,成都将全力推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加快开放平台提升和区域合作交流,高水平打造国际门户枢纽。与此同时,成都也被推进了国际商事的运行规则中,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利用铁海联运通道,“成都造”、“四川造”的商品将不仅走向欧洲,更要南向通往东南亚、东向通往日韩。

其三,着力加快建设世界城市。

《成都远景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提出,2035年至本世纪中叶,成都将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引领一批世界城市的崛起。2018年底,世界城市权威评级机构——全球化与世界城市(GaWC)《世界城市名册2018》发布,成都排名继续上升至71位,连跨两级升至Beta+。

GaWC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国际商业组织的活跃程度,以此评判一个城市与世界联通的力量。放眼全球,营商环境排名前三的纽约、伦敦、东京与世界城市排名高度契合。

经历40年改革开放历程,成都已经成为一个管理着两千多万人口、经济总量比肩全球经济体前50强的超大城市。对标国际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成都还有一定差距,如“玻璃门”、“弹簧门”在一些领域依然存在,行政审批效能距离国际标准还有较大差距,在成都企业开办手续办理需要10天,而新西兰只需要0.5天。

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成都还有诸多任务需要完成。当前,成都面临的最大外部变量,是“一带一路”建设引领成都由内陆腹地变为开放前沿。加快建设世界城市,必须对标看齐一流。

《财富》论坛在成都举办时,该杂志总编辑苏·安迪表示,看中一座城市潜力的最重要指标是“活力”,这是一切城市成功的要素。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正是成都向世界“品味”看齐,强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1月12日,在由人民日报社《环球时报》主办的中国开放发展与合作高峰论坛暨第八届环球总评榜发布典礼上,成都一举获得“2018中国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奖、“2018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第一名等四大奖项。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站在中国的内陆,成都将目光投向世界。良好的国际化营商环境,是通往世界城市的必经之路。在新起点上,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年,将有力推动成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高质量发展走向世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