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志在火热军营 书写奋斗青春

2019-07-26 20:36:2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编者按 又是一个火热的夏季,军队院校一大批学员完成学业,启程奔赴大江南北座座军营,开启军旅新篇章。

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我军迫切需要一大批懂打仗、会打仗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面对毕业分配这道重要的“人生选择题”,军校毕业学员们义无反顾地作出选择:向新质战斗力发展靠拢、到一线作战部队去。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新一代军事人才的责任与担当。

火箭军士官学校强化士官人才培养紧贴实战需求导向

毕业学员奔赴新型作战力量前沿

本报讯 陈帅、张帆报道:盛夏,火箭军士官学校举行毕业典礼。笔者通过毕业典礼获悉,此次毕业的士官学员中,97%以上的学员将被充实到新型作战力量岗位。

据了解,该校严格落实全军士官管理规定和士官学员分配工作规定,紧贴备战打仗需求,以改革转型和任务部队需求为重点,按照训用一致、专业对口原则开展士官学员毕业分配工作,持续加强新型作战力量一线骨干队伍培养力度。

近年来,该校坚持以战领教,不断强化士官人才培养紧贴实战需求导向。着眼新型作战力量岗位能力标准,突出指挥管理、个性特长培养,打造综合育人体系;按照“内部原理求简、外部特性求细、应用结合求全”的思路,把岗位技能练精,促进理论向实践转化、技能向实战转化,全方位锤炼学员战场指挥、训练组织、故障排除与多岗位操作能力;坚持教学对接打仗,探索实践“训中教、练中学”一体化组训方式,紧贴实战组织驻训发射、综合演练,强化战术素养,锤炼过硬打仗本领。

“班长,我马上就要回部队了!”前不久,火箭军士官学校毕业学员胡意意得知自己即将被分配回老部队投身新型作战力量建设,通过电话告诉班长这一喜讯。据了解,学员普遍感到所学专业贴近部队需求,96%希望在一线部队长期发展,100%服从分配。

上图:7月20日,火箭军工程大学举行2019届学员毕业典礼,毕业学员矢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潘 剑摄

海军工程大学引导学员树立远大人生志向

优秀学员主动申请建功艰苦岗位

本报讯 张静、特约记者熊峰报道:“岛礁虽然艰苦,却是青年人建功立业的好地方。”7月中旬,选择赴南沙某岛礁工作的海军工程大学即将毕业学员唐得游告诉记者。唐得游先后获得国际水下机器人竞赛一等奖等10多项国际国内大奖,毕业考核综合成绩排名第一。与唐得游一样,一批考核优秀、排名靠前的学员,主动申请分配到艰苦边远地区岗位。该校毕业学员100%表示坚决服从组织分配。

毕业前夕,该校抽组精干力量研究论证试点方案,将毕业学员依据综合评定排名填报唯一志愿,调整为填报3个平行志愿;基层党组织依据部队需要和学员志愿,集体研究提出分配建议方案。同时,选派16名机关干部到毕业学员队蹲点调研,关注和掌握毕业学员思想动态,跟进搞好教育引导、心理疏导、政策解读等工作。

此外,该校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组织毕业学员学习“八一勋章”获得者马伟明院士、“抗洪抢险英雄群体”等先进典型事迹,引导毕业学员树立远大志向;组织重温入伍入党誓词、毕业签名等活动,激发毕业学员报国热情。

“我想趁着年轻,努力拼搏、挑战自我。”选择到某岛礁工作的女学员王静文,担任过校园电视台副台长、多次在全国全军比赛中获奖,她踌躇满志地告诉记者,“只要肯付出艰苦努力,就能建功海疆。”

陆军工程大学推动研究生教育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

学员研究成果聚焦部队战斗力建设

本报讯 董家坤、特约通讯员朱桁冈报道:“将所学用在提升部队战斗力上,是我们研究生学员的价值所在。”7月上旬,在陆军工程大学2019届研究生学员毕业论文答辩会上,博士研究生学员陈一村的某防护工程系统分析研究,聚焦部队战斗力建设急需,受到专家好评。该院130余名毕业研究生撰写的论文,有80%聚焦部队战斗力建设。

近年来,该院紧前推进课程教学、课题研究、考核评价等环节的系统改革,强化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向,推动研究生教育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他们针对以往研究生部分学术成果“含战量”不高、高学历人才知识结构与部队需求匹配不够的问题,积极推进应用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拟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实施计划,从顶层设计入手,针对培养目标、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同学科下不同类型研究生差异化培养等方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他们研究制订学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大力加强与新质战斗力生成密切相关的学科建设;加强军事案例库建设,拓宽军事学研究课题来源渠道,首批建设15项军事案例,成功申请10余项军事类研究生资助课题;赴基层部队、各培养单位调研交流,建立教学情况反馈机制,探索科研教学并举、院校部队联合育人新路。

据了解,未来5年他们将推动传统优势学科改造升级,大力扶持无人作战等新型作战力量相关学科专业及智能技术、大数据等前沿交叉技术方向的建设,推进学科专业研究向新型作战力量聚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