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卢旺达阅兵喊的中文口令,原来是这样炼成的

2019-08-07 22:36:58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前不久,一段卢旺达官兵迈着整齐一致的步伐,喊着“向右看”“一、二”等中文口令前进的视频在网上火了。这是7月上旬卢旺达解放25周年庆典阅兵式上的一幕。《环球时报》记者近日采访数名中国教官,听他们讲述前往卢旺达援训的经历。

应卢旺达军方邀请,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的指导组从今年3月开始为卢旺达方面进行指导,改进受阅队伍队列动作。仪仗大队大队长韩捷大校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培训组克服了语言障碍和艰苦环境等不利条件,不辱使命地完成任务,为祖国和军队争得了荣誉,增进了两国两军友谊。

据了解,共有6名解放军教官被派往卢旺达帮助培训近2000名军人和警察。在离开中国前,他们曾向援训过外国军队的老兵学习训练技巧和策略,还花了两周时间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中尉杨成群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由于援训人数少,培训人数多,他们采取先培训骨干再进行方队编成,先分队训练再合练的方式。

一期士官刘宝鑫负责训练骨干领导,他对卢旺达官兵刻苦训练的精神印象深刻。“培训时他们非常专注,做了详细的笔记。我们做示范动作时,他们认真模仿。”刘宝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卢旺达有雨季和旱季,我们训练是在雨季,几乎每天下午都下雨,我们在雨中一起训练,制服上不是雨滴就是汗水。”刘宝鑫提到,每天训练时间至少有8小时。

史德宇的任务是训练参加阅兵式的第一方阵,也是旗手方阵,他有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准备。“第一排官兵的平均身高为1.95米,他们年龄相对较小。他们需要举国旗、军旗。”他回忆说。这让他感受到了压力。“我们的训练时间从上午8时到11时30分,没有休息。我简化了训练模式,只要方阵能够做好我们就可以休息。”

史德宇说,卢旺达的参训队伍由不同级别的官兵组成,他们从军时间从一年到五年不等。每个士兵的理解能力和身体素质不同,但他们都非常愿意学习、很要强。一期士官荣志昌说,到了阅兵训练的后期,为激发他们的士气和战斗力,指导小组让队伍通过合唱当地歌曲来刺激他们的激情。

另一名教官张金庆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指导小组还为受训官兵准备了一些礼物,比如风油精,很受他们欢迎。“通过与他们交谈,我们了解到许多士兵访问过中国并熟悉中国文化。”张金庆说。荣志昌则说,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李小龙、成龙。

“6月中旬,阅兵队伍来到(卢旺达国家)和平体育场,那里的大屏幕上播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的视频片段”,荣志昌说,那段视频包括2009年和2015年的两场中国阅兵,“体育场里所有观众都为之鼓掌”。

中国教官和卢旺达官兵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对这次阅兵感到满意,卢军方领导人对我们表示了感谢。”张金庆说。而在阅兵期间,当整齐的卢旺达官兵队列喊着中文口号通过检阅台时,教官们心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