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自产蔬菜增多 餐桌四季常绿

2019-09-22 22:26:0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本报讯 记者孙兴维、通讯员张亮报道:从过去冬季餐桌上的土豆、白菜、萝卜“老三样”,到现在一日三餐“顿顿有蔬菜”,驻守高原、海岛、边防、无人区部队的座座哨所餐桌正变得越来越丰富。近日,记者从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获悉,在各级关心关怀下,全军80%以上驻守高原、海岛、边防、无人区部队餐桌实现四季常绿,官兵餐餐吃上自产新鲜蔬菜成为现实。

驻守高原、海岛、边防、无人区部队(以下简称:“高海边无”部队),驻地经济发展滞后,交通运输条件差,农副产品就地筹措保障困难。近年来,军委后勤保障部重视“高海边无”部队菜篮子工程建设,在资金、科技、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十三五”期间,全军重点扶持1300余个“高海边无”部队自产新鲜蔬菜,因地制宜建设温室大棚、园田化菜地、畜禽圈舍,确保官兵四季吃菜不愁。

为搞好菜篮子工程建设,各级根据实际需求和驻地自然条件,合理确定建设项目;按照部队类型、气候特点、海拔高度等,制订建设标准、设计设施样式、规范应用技术,做到实用管用耐用。

针对“高海边无”地区气候地理条件特殊、蔬菜种植困难等实际,他们向科技要保障力,运用蓄热保温缓释放技术,解决冬季生产温度过低问题;运用坚固材料、优化结构设计,提高生产设施抗风能力;运用耐用薄膜,降低辐射强度,延长使用寿命;运用水培、雾化培技术,解决无土、土质贫瘠问题;运用植物生长补光灯技术,解决光照不足问题;运用排水降湿技术,提供适宜蔬菜生长的环境;运用冬储、速冻、保鲜技术,增强疏旺补淡、均衡供应能力。

一线海防、边防部队驻地大多土地贫瘠、低温低湿、多风多雪,他们积极引进地方先进生物技术、光电技术、低碳技术等科研成果,先后在西藏军区、新疆军区等10多个驻艰苦地区基层单位建立“蔬菜工厂”;通过“人工光源、调温调湿、营养液在线检测”等控制系统,实时对温度、湿度等环境要素进行自动监控调节,有效解决恶劣自然环境下蔬菜无法就地生产难题,为部队节约运输补给成本,确保一线守防官兵蔬菜供应不间断、饮食保障质量不降。

据统计,如今驻守“高海边无”部队吃菜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驻神仙湾、甘巴拉等边远艰苦地区连队,基本实现蔬菜自产、新鲜上桌。在驻守一线海岛的海防某部,官兵劈山造田,在坚硬的石头缝中开垦出369块“巴掌田”,不仅有效满足官兵饮食需求,还把昔日“乱石堆”变成了官兵休闲娱乐的“后花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