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和平方舟”的世界航迹

2019-12-12 18:36:2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风卷舰旗,铁流澎湃。

201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之际,青岛某海域。32艘战舰威武列阵,接受习主席检阅。战舰队列中,一条船体洁白、标有醒目红十字标识的万吨大船引人注目。

时光的指针拨回10年前,人民海军举行成立60周年暨多国海军活动。也是在这片水域,这艘“大白船”第一次公开亮相,便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舷号866,舰名“和平方舟”——这是我国专门为海上医疗救护建造的万吨级医院船。

入列11年,航行24万余海里,为23万多人次提供医疗服务,被誉为舰行万里守卫和平的友谊使者;航迹遍布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到访6大洲43个国家和地区,是当之无愧的军事外交“明星舰”;两次在海上光荣接受习主席检阅,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立集体一等功……

这是一份令人骄傲和惊叹的成绩单。眺望远海大洋,当世界各国都把目光投向一艘艘威武的战斗舰艇,“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却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展示着中国军人维护世界和平、增进人类福祉的担当作为和深沉梦想。

“和平方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闪亮名片

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会议室,“和谐使命”任务指挥员翻出厚厚的工作笔记本,上面是他跟随医院船执行任务的会议记录、训练记录,也有夜深人静时冒出的感想和思绪。

翻看一页页笔记,他颇为感慨。从医院船第一次亮相世界舞台,到11年间一次次出色完成任务,他几乎见证了全过程。

“她不仅标志着我国海上卫勤能力的大幅提升,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闪亮名片。”他这样形容“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从事商品零售的吴键斌在2014年远渡重洋,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多米尼加。在多米尼加生活的4年多,吴键斌总是爱把电视调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他“想知道家里怎么样”。

2018年5月1日,电视中传来中国与多米尼加正式建交的消息。很快,他的微信朋友圈被这条消息刷了屏,生活在多米尼加的华人微信群也“炸开了锅”。

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划破了多米尼加圣多明各港的宁静,也点燃了早已等候在岸边的华人期盼之情——2018年11月1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首次到访多米尼加!

时任“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船长郭保丰看着热闹的港口,思绪却已飘向历史深处。15世纪末,大航海家哥伦布来到这里。那条经历了无数风浪的帆船,就靠泊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靠泊的码头。

几个世纪过去了,港口涛声依旧。只是,当年西方殖民者来到这里带来的是杀戮与掠夺;今天,中国“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来到这里带来的是健康与希望。

“中国的医院船来了!”多米尼加患者奔走相告,纷纷赶来就诊。这天,一场中多两国医生的联合会诊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展开,接受手术的是25岁的多米尼加女孩胡里萨。

出院那天,胡里萨特意穿上一件红色T恤衫,她要与中国医生、护士合个影。照片里,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

与医院船合影、与中国军医合影,似乎成为各国曾在船上接受过诊疗的患者的共同心愿。如今,当我们再次翻看“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这本沉甸甸的相册时,看到的是一张张笑脸。这笑脸的背后,是医院船传递给世界的温暖力量。

在到访多米尼加之前,“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已经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斐济、汤加、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格林纳达、多米尼克、安提瓜和巴布达等国进行了友好访问,并提供了医疗服务。其中,委内瑞拉、多米尼克、安提瓜和巴布达等国不仅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首访,也是中国海军舰艇首访。

2011年10月,首访古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2013年,首访马尔代夫;2015年首访巴巴多斯、格林纳达;2017年,首访塞拉利昂、加蓬……

11年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在执行“和谐使命”系列任务中,多次走开双边关系的破冰之旅、首次建交访问的开荒之旅、营造良好氛围的先遣之旅、巩固传统友谊的亲睦之旅。

带有“和平方舟”印记的孩子们,像一颗颗种子慢慢长大

医院船手术室内,妇产科医生胡电正和战友们为一名高危产妇接生。

2017年,“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和谐使命-2017”任务,来到遥远的西非。9月21日,医院船抵达塞拉利昂的第3天,一对塞拉利昂夫妇找到了胡电。

“快!联系主平台!有产妇需要紧急手术!”原来,孕妇拉玛图腹中的胎儿已经出现了宫内缺氧的症状,再拖下去,孩子很可能保不住。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接到胡电的报告,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很快,手术室准备就绪、病房准备就绪。手术室外,拉玛图的丈夫巴正看着时间。1分钟、2分钟、3分钟……每一秒都无比煎熬。“哇——”在他祷告的第8分钟,手术室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

这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主平台迎来的第6个小生命。这一声啼哭,带来了那一夜所有人欣慰的笑。此时,弗里敦港口已经寂静无声。白天,很多人到这里排队看病,也有很多人只是想来看看这艘从中国来的医院船——这是中国海军舰艇首次到访塞拉利昂。

4年前,当埃博拉病毒在塞拉利昂肆虐时,也是一批来自中国的医生,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帮助他们。从那之后,这个距离中国万里之遥的西非国家,对中国人、中国医生,特别是中国军人有着天然的亲切感。

此次,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抵达之前,塞拉利昂刚刚遭遇了特大泥石流灾害。医院船派出9名专科医生,在弗里敦最大的灾民安置点接诊,同时还设立了临时药房,免费给当地受灾民众发放药品。

医院船病房内,巴正握着妻子的手温柔地说,他决定给孩子取名“和平”。因为小家伙出生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而当天正好是“国际和平日”。妻子微笑地点点头,身旁的小“和平”已经安然入睡。

4天后,塞拉利昂总统科罗马登上医院船参观。他特意来到病房看望这个名叫“和平”的小家伙。他轻轻地摸了一下“和平”的小脸蛋后说:“中国永远是塞拉利昂最可靠的兄弟!希望你们很快能再来塞拉利昂。”

提到医院船,许多人都会想到一个叫“中国”的孟加拉国女孩。2010年,“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以来首次执行“和谐使命”任务。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孟加拉国产妇杰娜特,在中国医护人员的救护下,平安产下一名女婴。杰娜特一家决定用“Chin”作为女儿的名字。在孟加拉语中,这个词汇的意思是“中国”。

3年后,医院船执行“和谐使命-2013”任务再次来到孟加拉国。Chin的父母抱着Chin早早等候在码头。

2017年,海军舰艇编队执行出访任务时,Chin一家人又来到码头,见到阔别已久的中国亲人。

两年之后,9岁的Chin在父母的陪伴下,第一次来到中国,第一次在中国与她的亲人相拥。Chin美丽的大眼睛里,有对中国的好奇,但更多是见到“中国妈妈”“中国爸爸”时的亲切。

11年来,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出生的孩子们,有的取名叫“中国”,有的叫“和平”,还有的叫“中国玫瑰”……孩子的名字,传递着孩子父母对医院船、对中国军医、对中国诚挚的谢意。

伴随“和平方舟”走向世界的航迹,新时代的水兵圆梦远洋

医院船女兵张新成是个可爱的“90后”姑娘。她的微信朋友圈里,很多是令人羡慕的“诗和远方”——

她曾在斐济发出2019年第一条新年祝福小视频;在智利拍摄下多彩的涂鸦墙;在东帝汶与战友一同演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在委内瑞拉抒发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

张新成的老家在内蒙古扎兰屯市,那是一座位于祖国版图北端的小城。参军入伍之前,张新成到过最远的地方是湖南。

2011年12月,这个豪爽的内蒙古姑娘来到了“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从此,她的人生轨迹随着医院船走向许多“自己从未听闻过的地方”。

望着贴在墙上的地图,已经到过37个国家和地区的张新成调皮地用手比划着从老家到南美洲的距离。她笑嘻嘻地说:“你看,我的青春轨迹有多遥远!”

在“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上,每个人都有自己记录航迹的独特方式:多次担任海上医院院长的孙涛,会购买具有当地特色的冰箱贴;医院船政委陈洋阳,会在办公室的世界地图上用马克笔点上一个又一个标记;操舵兵印达军会将记录好的航海日志再誊抄一遍;更多人也会像张新成一样,每到一个国家就发一条微信到朋友圈,然后打上当地的位置坐标。

这是海军官兵记录青春的方式,更是记录“和平方舟”世界航迹的方式。

翻看医院船从入列至今的一条条新闻报道,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变化:入列之初,有关这艘医院船的新闻报道里,“首次”是一个高频词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首次”被快速刷新,成为中国海军海上卫勤保障能力提升的常态。这样的“刷屏”速度,对于已经9次走出国门的“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来说,其实早已习以为常。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船员印达军,是一名有着丰富操舵经验的“老海军”。这个安徽小伙曾经的梦想是走出大山。现在,他自信地告诉记者:“和平方舟到过哪里,我就到过哪里!”

印达军的战位,就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驾驶室正中间的那把驾驶椅。在这里,印达军操舵钻过如墙壁般的巨浪,也欣赏过无数次壮美的日出。

究竟有多少位登船参观的国家元首坐过这把驾驶椅?印达军摸摸头,不好意思地说:“我也记不清楚了。”

时任“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指挥员,对一个数字印象尤为深刻——入列11年来,医院船上有90多名官兵是在远航任务期间当上了父亲。

远方的祖国,婴儿落地呱呱啼哭;辽阔的大洋,滔天巨浪咆哮翻涌。这穿越时空、震撼人心的交响背后,浸透着医院船官兵一次次远渡重洋的艰辛付出。

最近一次“和谐使命”任务结束后5个多月,这名指挥员光荣完成使命,退休了。眼看着这艘医院船从图纸上“驶”出来,又一次次和这艘船一起“走出去”,他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从“新舰”变成“名舰”的历史见证者和参与者。12月6日,又一次登上“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他,望着远方憧憬说:“未来,我还要看着她起航,驶向更远的地方!”

压题图片:“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在大洋上举行隆重升旗仪式。

江 山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