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退役士官捐30余万元复员费为全村安装102盏路灯

2016-03-01 14:16:56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发布者:艾森网点击量:

第二十六集团军烟台第一干休所士官刘晓,去年十二月退伍返乡后,捐献出自己三十余万元复员费,义务为全村安装了一百零二盏太阳能路灯——

  一名退伍兵的情怀与担当

  编辑同志:

  今年的春节,俺村比往年更加喜庆和欢乐。原因是俺村2003年入伍的士官刘晓去年12月退伍返乡后,捐献出30余万元复员费,义务为全村安装了102盏太阳能路灯。俺村由7个自然村组成,村民400多户共2100多人。由于经济落后,加上居住分散,乡亲们多年盼望安上路灯的愿望始终没实现。大部分村民一直过着晚上出门黑灯瞎火的生活。除夕前,太阳能路灯全部安装完毕,102盏灯隔50米一盏,约5公里长。过年这些天,俺村里可热闹了,原来夜晚足不出户的乡亲,现在不惧寒冷都出来了,路灯下健身的、聊天的、嬉闹的,随处可见,好一个“灯火通明不夜村”。

 

  其实刘晓家里的条件并不好,他父母都是俺村的农民,现在仍住在30年前盖的旧房子里。刘晓捐款时,村支书闫德功问他:“你把复员费都花在村民身上,你家里怎么办?你自己怎么办?”他自信地说:“家里的事不算大事。我下一步打算去烟台创业!等挣了钱,还要继续帮家乡搞建设!”多么好的老兵,全村人无不为他的情怀与担当所感动。

  刘晓的事迹被乡亲们传颂的同时,大伙也在讨论这样一个话题:是什么原因能让刘晓倾其所有,几乎把全部复员费捐献给了家乡?村民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找的原因有3条,可以说是3个“好”。

  第一个是习主席教导得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村民通过电视,从边疆哨所、基层连队、部队荣誉室和陆海空训练场上,到处都能看到习主席关心部队官兵的身影,随时能感受到习主席对部队的教导。刘晓多次给俺们谈起学习习主席系列讲话的深刻感受,尤其是说到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时很激动。刘晓曾向村支部书记表示,在部队要当好战士,复员后要当家乡人民的好儿子。从刘晓身上,俺们看到习主席的教导已在部队官兵心里扎根、开花、结果。

  第二个是部队大学校培养得好。刘晓的父母说,刘晓有这个觉悟,应该感谢部队的培养。他当兵12年,多次立功受奖,没有部队的培养,就没有刘晓的今天。所以,俺们要感谢第26集团军烟台第一干休所领导,是你们培养教育了刘晓。刘晓的奉献精神告诉俺们,解放军是个大学校,解放军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

  第三个是雷锋精神感召得好。刘晓给俺们讲到,2013年6月5日他在烟台警备区礼堂,聆听了解放军报社原副总编辑陶克的报告《雷锋,永远的榜样》,非常感动。尤其是报告中提到河南省邓州市“编外雷锋团”的事迹,在刘晓心中打下极为深刻的烙印。因为他的家乡就是俺们河南邓州,他就是从邓州这块土地上走进部队的。听了报告后,他对雷锋精神敬佩中更增加了亲切感。去年12月,他从部队退伍回来的第二天,就跑到邓州,找到“编外雷锋团”的老团长宋清梅,主动申请入“团”,成为一名新成员,老团长高兴地接纳了他。由此可见,他的善举和学习雷锋是分不开的。他用事实证明,不管时代怎么变迁,雷锋精神都是永恒的。

  “一名退伍士兵,点亮一个村庄。”他点亮的不仅是村庄的夜空,更是点亮了村民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俺们将以此为动力,鼓足干劲,把家乡建设得更好,让全体村民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河南省邓州市白牛镇扇刘村全体村民

2016年2月24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