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英媒:中国着手精简军工企业谋创新 并提高科研奖励

2016-05-23 16:24:50 信息来源:参考消息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中国军工产品亮相阿布扎比防务展

  参考消息网5月23日报道 英媒称,中国官员表示,中央企业需要“瘦身健体”,这显然是对近几周有关债务拉动型经济增长的公开讨论作出的回应,这一增长模式使得央企获得的收益不成比例。中国领导人还要求央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5月20日发表题为《中国着手精简国有军工企业,推动创新》的报道称,中国国有军工企业已在进行重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航空发动机业务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剥离。但整个国防工业现在可能会与其他大部分央企一同被精简。

  尽管国防工业不是中国最大的钱坑,但国务院仍批评不少央企存在着主业不强、冗员多、效率低,尤其是管理和法人层级多、子企业数量庞大等突出问题。

  香港《南华早报》5月19日报道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包括“力争在3年内使多数央企管理层级由目前的5-9层减至3-4层以下、法人单位减少20%左右”。

  中国还宣布科研人员从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中至少能获得50%的奖励。新的激励措施旨在鼓励设计师和工程师展开更多的技术创新实验。

  一些西方航空航天公司的驻华代表称,中国国防航空工业创新受到三大因素的束缚。一是在自上而下的经济计划未作要求的情况下,不愿展开创新或实验活动。第二,企业拒绝成立海纳各地精英的人才库,未建立西方公司所谓的“卓越创新中心”。第三,一名美国公司代表称:“对失败根深蒂固的恐惧使得这些公司不愿让自己的员工搞有技术风险的活动。”

  近年来,中国的计划制定者一直谋求降低专供解放军的国防产品比重,目前约为85%。扩大出口比重(目前约占15%)将减少北京对国防产业的补贴。

  熟悉内情的分析人士指出,中国不可能大幅降低这一比重。举例来说,尽管法国一直将80%的国防工业产品用于出口,而20%用于国内消费,但考虑到中国军队的规模及其本身的防务需求,这对中国而言是不现实的。

  中国官员说,一些国有军工企业,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已在扩大自己的出口并越来越受到瞩目。一名企业代表称:“防空和空管产品尤其如此。”但一些重型军工企业的出口会更为困难,比如造船业。

  中国近年来重点强调的是实现军民一体化。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军工企业一直在尝试从商业领域获得技术创新的来源,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国家的发展趋势,即在设计新型武器系统时采用现成的商用组件。

  但一位研究中国国防产业的美国专家说,这一做法无法制造出最初所希望的合作式产品。

  这位专家说:“中国科技部最早提出了军民一体化的理念,但现在却提倡由工程师和科学家展开创新的利润分成计划。这说明他们仍没有找到捷径,以刺激国防工业所需要的技术进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