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泰海上联合训练:立体协同 泰国湾海天“救援”

2016-05-27 15:53:07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中泰海上联合训练:立体协同泰国湾海天“救援”

信号女兵段康华挂旗,与不远处的红统号进行旗语通信。 顾亚根 摄

  原标题:“蓝色突击-2016”中泰海上联合训练:立体协同 泰国湾海天“救援”

  中新网泰国梭桃邑5月27日电 (肖永 顾亚根 周启青)“在泰国湾某小岛附近海域,发现有渔船被不明身份人员劫持,情况危急,请求我方支援。”

  根据中泰双方商定,中国海军长白山舰从泰梭桃邑港解缆起航,奔赴长滩训练场,与泰海军红统号两栖船坞登陆舰汇合。24日至26日,一场人道主义救援背景下的海陆空立体协同训练,在泰国湾畔正式拉开“战幕”。

直升机从长白山舰上紧急起降。 顾亚根 摄

直升机从长白山舰上紧急起降。 顾亚根 摄

  应急通信保障有了“多项选择”

  联合训练一开始,长白山舰和泰国红统号通过甚高频保持通信联系。当两舰对被劫“渔船”形成合围之时,甚高频却突然“中断”。联训中方军事组组长、南海舰队某登陆舰支队副参谋长张正和告诉记者,用甚高频通信是国际间海上交流的一种通行方式,但由于是非保密渠道,传递的信息易被第三方截获,也会受到复杂电磁环境影响,所以海上应急通讯还得有“多项选择”。

  相距不远的两舰开始采取备用通信手段——旗语。首先,红统号挂旗,长白山舰信号女兵段康华快速阅读旗语信息,并翻译成为明文。

  “不同的旗帜升到不同的桅杆位置,传递出不同的信息。”每记录下一条信息,段康华便将一面红白相间的旗子升到一半。她说这是国际应答旗,代表“明白”。

  随后,根据《多国海上战术信号与机动手册》条文规定,长白山舰和红统号有效沟通了舰行协同、搜救方式、后续直升机起降等相关事宜,还在航行中检验了《海上意外相遇规则》。

  夜幕来临,救援行动仍在继续,畅通的通信保障是实现协同指挥的关键。“采用灯光通信!”长白山舰舰长邓先武果断下令。信号兵有节奏地拨动灯罩,将强光信号传递至1海里外的红统号。很快,红统号闪光回应。两舰信号兵迅速捕捉对方灯光信号,并破译成明文信息。

  “看似简单的灯光通信,却并不轻松。”长白山舰信号班长黄富有坦言,中泰双方刚开始捕捉信号有难度。后来越协同训练越有默契,使用甚高频的英语明文校对准确率高达96%。

  “你们反应速度很快,非常专业!”通信协同联训结束后,随舰驻训的泰海军司令部塔差通少校忍不住连连“点赞”。

冲锋舟突击。 顾亚根 摄

冲锋舟突击。 顾亚根 摄

  海陆空协同上演“急速营救”

  “直升机起降部署!”接到命令后,长白山舰舰载直升机迅速起飞,加速向目标海域驰去。

  “发现被劫持渔船受损严重,附近小岛疑有不明人员活动。”依据直升机适时传回的“情报”,中泰联训指挥所果断下令联合“营救”分队从海上、空中、陆地同时发起突击,联合“施救”。

  当时泰国湾风疾涌大,浪高达到3米。陆战队员从容不迫,驾驶两栖装甲战车泛水编波向岸滩逼近。浪遏飞舟间,在小岛附近海面,两艘冲锋舟随着涌浪时隐时现,急速驶向被劫“渔船”。

  “突突突……”轰鸣声由远及近,泰海军一架“山猫”直升机搭载6名中泰海军陆战队员,也飞抵目标附近地域上空。

  中泰混编同训三分队班长、我海军陆战队投放员黄胜手语一落,6名队员顺着绳索快速滑下,就近藏身灌木丛中。

  紧接着,长白山舰舰载直升机轮番上阵,搭载陆战队员飞抵目标地域实施滑降;与此同时,海上两栖突击分队成功抵滩。随后,双方陆战队员兵分数路,匍匐着向“不明分子”的藏身处搜索前进。

  面对中泰双方布下的天罗地网,渔船和岛上的“不明分子”很快被制服,被劫持的“渔民”获救。

  未来战场瞬息万变,立体协同方能决战决胜。联训中方指挥员、南海舰队某登陆舰支队副支队长曾声海说,“将立体登陆作战中的战术运用到与外军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中,通过舰、机、人等诸要素的综合集成,可以实现和发挥1+1>2的聚合效应。”

  舰艇沉浮作业双方“各有千秋”

  “报告舰指,被劫渔船受损严重,失去动力。”经中泰双方联训指挥所协商,长白山舰和红统号以“收纳小型渔船”为课题,分别开展沉浮作业训练,并互派舰员观摩学习。

  “沉浮作业是指运用船坞登陆舰特有的沉浮系统,使坞舱内进驻的海水达到规定吃水深度后,便于两栖气垫艇或者其他船艇快速进出坞舱。”长白山舰机电长李忠俊介绍,很多时候,登陆舰的坞舱也是受损船只的良港。

  在长白山舰损管指挥中心,机电部门沉浮班首先向泰方演示沉浮作业。只见坞舱尾门打开,巨浪裹挟着海水翻滚入舱,坞舱内水位不断升高。稍顷,坞舱内水位达到受损“渔船”的吃水深度。

  看到这一幕,一旁观摩的泰方联络官他那泰中尉对中方舰员的操作水平倍感惊讶。长白山舰的吨位是红统号的两倍多,沉浮作业中的进水量是红统号的近3倍,所需时间却与红统号相差无几。

  “在境外陌生海域,首次与外国军舰进行协同沉浮作业,双方都‘各有千秋’。”登上红统号观摩泰方沉浮作业,长白山舰队机电长李忠俊颇有体会地说,红统号的沉浮系统控制实现了集成软件一体化,在只有几平米的控制间内,只需一个人使用电脑操作控制。我们要学习吸取外军有益经验,进一步提高沉浮作业效率。

  “硝烟”虽然散去,联训中方政工指挥员、南海舰队某登陆舰支队副政委叶陈军却深有感触:“此次海上联合训练阶段,中泰双方首次进行海陆空立体协同,不仅深化了两国海军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务实合作,还进一步检验和提高了双方在执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中的指挥控制、兵力运用、信息共享、通信协同等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