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网红”特种兵魔鬼训练:生吃牛肉 倒立吃馒头

2016-06-02 14:06:15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从演播厅上空一根绳索滑下,一个潇洒的亮相,立即引来全场女粉丝欢呼尖叫。

  台上,他展现双膝跪地出枪、侧倒出枪、后倒出枪、徒手攀绳等特战技能,尽显军中男神风采。而他的一句“你为我披一次婚纱,我为你站一辈子岗”的告白,瞬间融化了观众的心。

  5月20日,武警云南省总队迪庆藏族自治州支队直属大队一中队特勤排班长杨明鑫,为湖南卫视脱口秀节目《天天向上》吸粉无数。节目播出后,“杨明鑫”3个字上了热搜榜。在芒果TV上的视频《杨明鑫超强战斗力帅比宋仲基》,被播放10.7万次。

  出色的技能使杨明鑫很快成为一名精英特战队员

 

 其实,“比宋仲基帅”的杨明鑫早就是“网红”。

  今年1月,杨明鑫新浪微博上的对口秀《大王叫我来巡山》《咱们屯里人》《流星雨》等,被几名新浪微博“大V”转发,并被编成合辑《兵哥哥你这么逗,你指导员知道吗》发到腾讯视频,点击量超过1000万。随即,杨明鑫的微博粉丝由原来的1000余个涨到30多万个。目前,他的微博粉丝数超过65万个。“颜值爆表的兵哥哥”“要被这个兵哥哥帅哭了”“发现一枚帅气的军欧巴”,杨明鑫微博中的军装照,不断被网友点赞、评论、转发。

  《天天向上》节目是提前录好的,播出的时候,杨明鑫正与战友们在云南迪庆高原上进行1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浑身“酸爽”的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兄弟们也是拿小命在拼呀,碾得宝宝差点熄火。”

  他青春、开朗、阳光的形象,一扫大家心中固有的“军人低调神秘”印象,更让网友们了解了在海拔3400米迪庆高原上的武警特战兵的生活。

  其实,当“网红”只是一时,更多的时候,杨明鑫的“明星生活”是这样的:在草原上奔跑、在泥潭里搏击、在高山上徒手攀爬、在荒野里射击,摸爬滚打、流血流汗。

  “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杨明鑫说。这个出生警察世家的年轻人,从小就有一种“军人情结”,常常期待“在别人危难的时刻出手相救”。

  2012年,正在云南省体育运动学院读大学的杨明鑫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武警战士。

  来到海拔3400米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望着营地外一望无垠的荒野,他才知道军营生活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浪漫。

  作为一名新兵,他发现自己在训练中总出错:站的姿势不对,坐的姿势也不对,被班长纠正、被领导批评——所有的生活都和过去不同了。白天训练,晚上紧急集合、站岗放哨。因高原反应,他天天流鼻血,跑步也跟不上其他战友。那段时间,“给家里打一次电话,哭一次”。

  咬牙坚持3个月后,他的身体和心理才慢慢适应高原部队生活。

  作为一名特战队员,五公里武装越野、400米障碍、徒手攀登、一招制敌、一枪毙敌,是必须掌握的本领。为此,在训练中,杨明鑫身穿防弹衣负重跑,射击时悬砖据枪瞄准,为400米障碍反复冲练爆发力。

  苦练使杨明鑫各课目训练成绩突飞猛进:五公里武装越野由原来的26分钟跑进21分钟以内;400米障碍从2分30秒提高到1分46秒;此外,他的自动步枪快速精度射击、手枪突入识别射击、狙击步枪人体部位靶射击等课目成绩都名列前茅。

  在支队特战兵比武中,杨明鑫获得了突击专业全能第一名。随后,他又代表支队参加迪庆州运动会,获得4×100米接力赛第一名。他的攀登成绩更是整个中队无人能比。

  出色的技能使杨明鑫很快从一名普通战士上升为特勤分队班长,成为一名精英特战队员。

  “只有经历了像鬼一样的生活,才能成为像魔一样的战士”

  特战生活从来都是勇敢者的游戏,不仅要吃苦,还可能在特殊环境中面临生死抉择。所以特战队员每个月都要经历一次残酷而紧张的“魔鬼周”训练。

  在野外,为了生存,特战队员要学会“徒手杀鸡”;要将生牛肉一块块吃下去;要在恶臭熏天的厕所里大口吃饭;要在铺满玻璃碴和小碎石的路上匍匐前进;要在饿了一天之后,倒立着吃馒头;要徒手爬上几十米的高楼,再倒滑下来;要四五个人一起抬着大圆木走5公里,中途不能休息;要在一个个爆震弹的轰鸣中,快速划船到达终点。

  “所有训练课目预先都不知道。刚开始,一想到‘魔鬼周’要来了,心里就很害怕。但每次训练结束后,心情就特别好,觉得自己又往前跨了一步。”杨明鑫说,“魔鬼周”的训练是对技能的提升和突破,是对心理素质的煎熬和考验,是对意志的折磨和挑战,是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坚持,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不抛弃、不放弃。

  “只有经历了像鬼一样的生活,才能成为像魔一样的战士。”他说。

  练兵千日,用兵一时。2014年1月11日凌晨1时37分,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突发火灾,大火烧了一夜,古城损失惨重。

  接到救援命令,杨明鑫随中队第一批赶到现场投入扑救。眼看着火势越烧越大,已来不及用手拆屋檐挖隔离带,杨明鑫翻身上了屋顶,用脚使劲儿踹。几十米高的火焰翻滚出的热浪烧着了他的头发眉毛,战友们急得大声叫他下去。突然,一根铁钉穿透鞋子,狠狠扎进了他的右脚底,眼看屋檐就要被踹断,杨明鑫一把拔出铁钉,继续用脚使劲儿踹。战友们见状,也纷纷爬上屋顶,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拆除了屋檐,挖出30多米的隔离带,制止了火势蔓延。

  “被大火炙烤时,我觉得自己要昏过去了。”除了高温,杨明鑫最难忘的就是饥饿,“快饿死了。早上9点,老乡送饭来,我一口气吃了3盒。”

  2013年8月28日、8月31日,云南香格里拉、德钦县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交界处分别发生里氏5.1级和5.9级地震。杨明鑫和战友在奔赴灾区途中看见一辆大货车悬在公路边,随时有掉入金沙江的危险。

  走在队伍前面的杨明鑫一个箭步冲上去,扒开压在车头上的石头,大声呼喊车内人员。就在这时,余震再次发生,大地剧烈颤抖,大大小小的石头从山上滑落,有的从官兵头顶飞过,掉入滚滚江水中,激起巨大的浪花。就是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杨明鑫和战友营救出1名幸存者,转运出两具遇难者遗体。

  作为一支驻扎在藏区的武警部队,每年当地举行迎佛节、格冬节、赛马节等民族宗教活动,特勤分队都是首选的安保分队。

  2015年5月26日~6月1日,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到迪庆州举行佛事活动,杨明鑫随特勤分队担负现场安保和机动备勤任务。

  其间,班禅到噶丹·松赞林寺、香巴拉文化博览中心、云南佛学院藏传佛教分院、德钦县飞来寺等地念诵经文,祈愿五谷丰登、众生平安幸福,并为4万余名僧俗群众摸顶赐福。

  第一天在香格里拉的安保结束后,他们连夜驱车5个小时转场到德钦县。一路上山路弯弯,担任驾驶员的杨明鑫一夜没有合眼,第二天继续担负德钦县摸顶活动的安保任务。

  “我们在车上还能眯一会儿,不知两天一夜没睡的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战友们佩服地说。

  “网下练好‘里子’,网上才有‘面子’”

  5月,春天降临迪庆高原,草原上开满了红色、黄色、紫色、粉色的鲜花,这些都被杨明鑫拍下来,发到微信朋友圈。杨明鑫这算是苦中作乐。很少人知道,辽阔的草原看上去那么美丽,可是只要来个双腿搓地跪姿射击,立即弄得一裤子全是牛屎。

  “网下练好‘里子’,网上才有‘面子’。”杨明鑫拍的照片点点滴滴反映出高原特战队员的艰苦:葱绿的大山里,年轻的战士们结束训练后疲惫地倒地休息;光着上身在泥潭里搏击后,趴在沙土地上取暖;冻僵的双手,只能点一堆火烤烤;还有在雪中行军、雪中匍匐前进、雪中吃干粮。

  受邀前往湖南卫视录制《天天向上》节目时,长沙夜景让杨明鑫兴奋不已,他在微信朋友圈连续发了多张照片:“你猜我多久没见过这样的夜景了。”

  作为一名武警战士,他能回家的次数很少,除夕夜,他拍下战友执勤的照片:朦胧的红灯笼下,执勤的战士挺立哨位,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高山。这张发在微博上的照片,网友点击量达到490多万次。

  在《天天向上》节目里,他实话实说:“每天能见到的女性就是来营地拉泔水的阿姨”;好不容易遇到一次假日外出,他发微信朋友圈说:“如果在街上因为好奇多看你几眼,不要怪我,我已经快3个月没见过女孩子了。”

  杨明鑫的率真、自信,让网友们对新一代军人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理解,改变了人们对军人古板、粗犷的刻板印象。网友们纷纷留言说:“有你们的守卫,才有我们的安康”“强健如雪域野马,宽厚如青藏高原”“便装很阳光,但军装的你更耀眼”“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选择了驰骋沙场”。

  互联网和手机进警营后,作为中队网评员,杨明鑫在中队局域网开设了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专栏,他把休息时间都用来建立网上“数据中心”和“资料库”,把更新的资料分类整理,然后转到中队局域网,供官兵学习交流。

  当新兵想家的时候,杨明鑫会拍摄一段新兵爬大绳的视频,发到微博和他们父母的手机上,引来众人纷纷点赞。新兵马闯闯的父亲写道:“儿啊,我和妈妈看到了你的努力,我们为有这样好的儿子而骄傲,加油,你是最棒的!”

  为征兵宣传,杨明鑫将自己穿着特战服据枪瞄准的照片发到微博中:“少年,听说你骨骼清奇,来当兵可敢?”将90后军人技高胆大的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

  今年2月18日,全国征兵网登载了“共青团中央”官微发布的杨明鑫视频集锦,杨明鑫转发后,点击量高达200余万次,1万多人点赞。

  杨明鑫明白,无论网络上多么风光,从军时仍然要脚踏实地。他在微博里写道:“在这里我们珍惜每一刻时光,不管是苦还是甜,以后有一天,我们再聚首,都会笑出来。”(记者 张文凌 通讯员 邹清明 陈海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