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专家:维和部队遇袭敲响中国海外安全保护警钟

2016-06-02 14:09:48 信息来源:中国军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马里维和部队遇袭敲响我国海外安全保护警钟

  ■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马建光、王啸臻

  5月31日,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加奥地区营地的维和部队遭遇袭击,造成重大伤亡,其中中国维和人员1人牺牲,4人受伤。“基地”组织北非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宣称对此次袭击事件负责。这一不可容忍的严重罪行再次引发国际社会对持续恶化的马里安全局势的关心,更敲响了我国维护海外维和人员安全的警钟。

  自从2012年3月马里发生军事政变以来,政府更迭频繁,“阿扎瓦德民族解放运动”等反政府武装牢牢占据马里北部,“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等极端宗教组织也趁虚而入,在马里北部部分地区站稳脚跟,就此安全形势急转直下,武装冲突时有发生。2013年开始,国际社会纷纷响应,法军和西非联军展开对北部反政府武装及恐怖组织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派出维和部队参与安全行动,马里局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在一系列军事打击之下,2015年6月马里北方部分主要反政府武装与马里政府在首都巴马科签署和平协议,北方分裂局面得到遏制。然而恐怖组织活动依旧猖獗,特别是近些年来西非地区整体安全形势严峻,各国政府兵力不足、边界管理松散、边境地区人员流动大、走私武器频繁等因素为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博科圣地”“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等恐怖组织因此不断发展壮大,针对法军及联合国驻马里维和部队的袭击事件不断增多。马里也就此成为联合国维和任务区中恐怖袭击最频繁、维和部队伤亡最严重的任务区。今年以来,针对马里维和部队的袭击已达10余次,5月18、29、31日更是连续遭袭,维和任务形势之严峻前所未有。

  据悉,这次遇袭的是5月下旬刚刚抵达任务区的中国第四批赴马里维和部队的官兵,他们将在加奥任务区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中国维和部队刚刚部署到位就遭到恐怖组织袭击,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实在令人痛心。同时,从中也可以看到,我国在海外人员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015年11月20日,恐怖分子袭击了马里首部巴马科一家国际连锁酒店,中国铁建国际集团三名高管不幸遇难。前几日,巴基斯坦信德省发生一起针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项目中方员工的遥控爆炸事件,造成两人受伤。随着“一带一路”等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越来越多,威胁经济利益与人员安全的潜在因素明显增多。恐怖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肆虐,特别是在中东和西非,也使得我国在海外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在投资与贸易及运输通道等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增强海外经济利益和派驻人员保护能力越来越迫切。

  近年来,我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不再局限于仅仅派出工兵、运输和医疗等保障分队。此次马里维和行动,我国首次派出警卫分队执行任务区警卫执勤任务。2015年7月,我国首次派出整建制的维和步兵营,在南苏丹履行维和使命。向联合国维和任务区派出安全部队这一行动,实现了我国维和部队从支援保障型向防御作战型的转变,履行多样化行动任务的能力显著增强。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庄严宣布,中国将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决定为此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今后5年,中国将向非盟提供总额为1亿美元的无偿军事援助,以支持非洲常备军和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建设;中国还将向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部署首支直升机分队。这些举措无疑既能增强中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参与处理国际危机的能力,又可以对任务区其他人员及中国公民提供最直接的安全保护。

  根据“当事国同意、中立、非自卫或履行授权不使用武力”的维和三原则,联合国维和人员只有在需要保护自身及任务对象安全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武力,被看作是维护和平的政治行为的维和部队参与任务区反恐行动也受到了严加限制。这就使得仅仅依托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兵力,尚不足以对我国海外利益和人员安全提供周全的保护。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切实维护我国海外利益,不断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保护力度。”因此,建设一个包含外交、法律、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海外利益保护综合体系势在必行。

  当外交、法律、经济等手段都不足以维护或实现海外经济利益时,特别是针对人身安全的威胁愈发严重时,军事途径就必须成为有效保护我国海外利益的可靠支撑。2013年《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首次提出,海外利益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海上护航、撤离海外公民、应急救援等海外行动,成为人民解放军维护国家利益和履行国际义务的重要方式。从2008年底开始,我国已派出多批次海军护航编队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维护航行安全的专项军事任务。2011年2月,我军积极组织“伊尔-76”运输机、“徐州”号导弹护卫舰等武装力量配合利比亚海外公民撤离行动。2015年3月,我国海军舰队停止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派出“潍坊”号、“临沂”号导弹护卫舰赴也门参与海外公民撤离行动。这一系列的成功行动为我国海外经济利益和人员安全提供了良好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资企业在海外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中国海外利益面临的风险也与日俱增,目前的海外利益保护制度建构和行动能力还跟不上现实的需要,必须综合施策,特别是要加快构建海外安全保护力量的保障“支点”体系,提升应急水平,从而使得我们在面对海外突发情况时拥有更多的选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