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牺牲维和战士父母:儿子说一年后回来就订婚(图)

2016-06-04 13:27:45 信息来源:长江日报 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牺牲维和战士父母:儿子说一年后回来就订婚(图)

  2日晚上10时,长江日报记者连夜从武汉出发,驱车赶往申亮亮老家——河南焦作市温县温泉镇西南王村。据新华社报道,马里加奥当地时间5月31日20时50分许(北京时间6月1日4时50分许),联合国马里多层面综合稳定特派团位于加奥的营地遭遇汽车炸弹袭击,其中中国第四批赴马里维和部队1人牺牲,5人受伤。牺牲人员为维和工兵分队战士申亮亮,上士军衔。

 

  赶了7小时夜路,记者在3日凌晨5时到了村口。天才蒙蒙亮,但村里已经有三三两两的人在街边站着。记者打听申亮亮家住哪儿,村民带记者穿过一条窄巷,指着巷子尽头那户敞着门的宅子说:“这个就是,估计父母一晚没睡,门都没关。”

  这是一户普通农民家庭,老两口务农为生。大儿子申明长期在外打工,姐姐申海霞已经嫁人。29岁的申亮亮是小儿子。

  申亮亮62岁的父亲申天国从屋里出来,见到长江日报记者后一直握着记者的手,似乎如果没有这个支撑,他心里的话都没有力气往外讲。“亮亮忽然就没了,我们到现在都不敢相信。”申天国一开口提儿子,眼角就忍着泪。

  听说有客来,仍在里屋哭泣的申亮亮母亲杨秋花被人搀扶着出来,“你说我好好的一个儿子怎么说没就没了?”

  父母:催订婚他才说起要去维和,危险也要去

  今年春节,申亮亮把女朋友带回家见父母,父母欢喜得不得了。杨秋花催问他啥时候订婚,亮亮才跟家人说了自己想去马里参加维和的想法,“现在先不谈这个,等我维和一年回来就订。”

  父母问去国外是不是很危险,他坚定地说,危险也要去。亮亮告诉父母,过完年回部队就要去参加培训了。

  杨秋花抹着眼泪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亮亮去维和坐飞机前,说妈你放心,春节一定会有笔钱打给你。5月18日到马里的当天晚上,他也给家人打电话报过平安。

  牺牲三四天前,他给家人发来视频通话邀请:“爸妈,我给你们看看我生活的地方,这是我的床铺,住得可舒服了。我们吃得也好,国家对我们方方面面都很照顾,你们在家就放心吧。”

  视频中,亮亮指着屋里的钟表给父母看,当地时间显示为上午11:30,杨秋花看了看家里的时间是晚上7:30。“以后咱们就这个时间视频,视频完你们刚好去休息。”他还说,过两天就托人给父母寄这个月的生活费。

  申亮亮在外11年,隔两三天就要给父母打电话,有时一天打两三次。杨秋花说,儿子总担心他们钱不够花,担心他们年龄大了身体不舒服。

  亮亮寄回好多在部队的照片,父母收藏了厚厚的两本相册。杨秋花拿起一张亮亮穿着军装的照片指给记者看,上衣口袋上别着一枚“优秀士兵”的牌子,那是他入伍第一年得到的荣誉。亮亮入伍第一年就入党了,这几年在部队得过不少荣誉,年年有喜报寄回家。

  杨秋花这两天一直在想,儿子在东北当了11年兵,她却一次都没去部队看过他,没看过他生活工作的地方。“以后只能在照片里看儿子了。”

  长江日报记者问起老两口是否后悔当初没有拦住亮亮,杨秋花坚定地说“不后悔”。坐在一旁沉默的申天国开口:“只能说我们俩生了个好儿子。对军人来说,服从就是命令。我们替儿子骄傲。”

  去年,用亮亮从部队寄回的钱加老两口多年的积蓄,家里花一二十万元给亮亮买了套房,打算等他复员后回来住。“现在这个房子给谁住呢?”

  姐姐:两个月的小外甥他还没抱过

  姐姐申海霞哭红着眼睛告诉长江日报记者,这两天她仍然不断地给弟弟打电话、发送视频邀请,可再也打不通了。她哭着叫:“你倒是再接我一次电话啊……”

  申海霞大亮亮8岁,从小带着他玩,两人感情很深。亮亮时不时要和姐姐视频聊天,打招呼的方式永远是“美女姐姐,你在干嘛啊”。

  在马里和父母最后一次视频聊天前,亮亮也和姐姐视频了,“他春节走的时候,我家孩子还没出生。这次视频,我把两个月的儿子抱给他看。他说回来了要带孩子买好吃的好玩的。可他还没真正看孩子一眼就走了……”

  申海霞记得,11年前,一家人帮亮亮打包行李送他去县里的武装部坐车去部队。“当时想弟弟总会回来看我们,可这次,他再也不回来了。”

  从新闻上得知马里维和部队出事后,申海霞和申明一直在追踪网上的新闻。2日从新闻上看到弟弟是唯一一个牺牲的士兵后,家人还是不信。直到政府派人过来告知慰问,支撑着全家人的最后一口气也没了。

  老乡:都喜欢自家孩子和亮亮玩

  昨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在村里的街巷走着,村民们看见记者都围上来,问着这么好的孩儿咋就走了?这两天他们都在关注电视上的新闻,“好多台都在报,亮亮是我们的英雄!”

  “是个好孩儿”——这是走访的村民对亮亮的共同评价。有礼貌,无论见到谁,都热情上去打招呼;懂事儿,都喜欢自家孩子和亮亮玩;热心肠,农忙时,亮亮看谁家地里要帮忙就去搭把手。

  村民把记者带到亮亮的小学老师家。已经72岁的王老师想起20年前的学生仍然记忆犹新。

  亮亮三年级时,王老师接手他们班,担任语文和数学老师。“亮亮基础并不是很好,但他听话,我看着这么乖的孩子,想着只要努力,成绩肯定能行。”

  王老师和亮亮商量,以后放学愿不愿意留下来补课。亮亮满口答应。每天放学后,王老师就把疑难点再给亮亮讲一遍。“有时候我说亮亮你这个题又错了,换成别的孩子也许会不耐烦,亮亮总是听话地说,老师那我再做一遍,不厌其烦。”

  亮亮顺利考上了初中。毕业后,每次遇见王老师,亮亮总是远远地就立正站好,等老师走过来再问好。之前亮亮回来探亲,还拎着水果点心去看王老师。“他懂礼貌知感恩。”王老师说。

  发小:微信“你明天还有课呢”竟成永别

  5月31日晚上9时30分左右,现居西南王村的申亮亮发小崔少康和亮亮在微信上聊着天,讲自己最近碰到的事儿。聊着聊着,崔少康问你啥时候睡啊,平常秒回微信的申亮亮之后却一直没回信息。崔少康还纳闷儿,今天哥们儿是咋了?没想到第二天新闻就听说申亮亮牺牲的消息。

  “怎么可能呢,从小玩到大的人以后见不到了吗?”这两天,崔少康一直在回想他和亮亮小时候一起挖红薯一起侃大山的事儿。“他是个好兵,虽然还接受不了他的离开,但还是为他骄傲。”

  比申亮亮小13岁的李邦豪和申亮亮住对门,“从小他就带着我玩”。李邦豪说,5月27日晚上,他和申亮亮聊微信,16岁的李邦豪交代大哥哥一定要注意安全,明年一定要完完整整地回来,别缺胳膊少腿。申亮亮给他回了个笑脸,说你放心,等我回家还要带你玩呢。

  当晚聊微信到凌晨一时,申亮亮让李邦豪赶紧睡觉,“你明天还有课呢。”谁知这句话竟成了永别。“在部队,他每半个月就会给我打个电话,以后再也收不到他的电话了。”

  本报讯 (记者耿尕卓玛)昨日,《维和牺牲战士申亮亮父母:到现在都不敢相信儿子没了》等独家图文信息在长江日报微信、微博和头条号上发布后,被解放军报微博微信、澎湃新闻以及腾讯、新浪、网易、凤凰、搜狐、光明、财经等多家门户网站转载,各地网友被申亮亮事迹感动,有网友留言向战士致敬:“11年的兵,父母多么挂念的儿;11年的兵,在维和的事业中变成了鹰。”

  @qiuchan: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因为我的爱人是一名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为他们感到骄傲!怀念他!

  @小白杨:眼中噙满了泪水,战友一路走好!立正,敬礼!

  @白桦林:看哭了,离得很近。中年丧子,得是多么悲痛的事情,况且还是让父母如此骄傲的一个儿子,走好,烈士。

  @文德洪: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随时准备为了祖国和人民利益牺牲一切,这是军人崇高而神圣的使命。

  @陈言网事:正是有了这样的英雄,我们的生活才和平稳定、幸福安康!正是有了这样的英雄,才更能体现我们日益强大的国家的大国担当!

  @一生年华是范哥:向英雄的父母亲致敬,感谢他们为祖国培养了一位优秀儿子。

  @唐小娟:多么好的战士,多么好的儿子,突然间就没了,父母怎么能相信?但为了维和,英雄不怕危险。节哀吧!愿英雄一路走好!

  @永恒:和平年代,为了国家荣誉而出征,客死他乡,你们是最可爱的人。

  @巴黎铁塔下的小思念:英雄一路走好!愿叔叔阿姨节哀!也感谢叔叔阿姨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儿子,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永远冲在前面!永远的英雄!

  上图:翻开申亮亮留在家中的相册,相册里面大都是他身着笔挺军装的照片

  右图:申亮亮当兵时的照片,姐姐说,军装是亮亮生前最爱穿的服装

  上图:申亮亮牺牲的消息已在不大的村落里传开,街坊亲戚都来安慰亮亮的双亲,家中长辈(左)掩面而泣

  左图:申亮亮的母亲在亲朋搀扶下缓步走出房门,房门还贴着过年时一家团聚时张贴的春联

  本版摄影/特派记者胡九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