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赴黎维和工兵分队通过扫雷资质认证

2016-06-11 12:34:59 信息来源:新华社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素面”迎考锻造扫雷尖兵——中国赴黎维和工兵分队通过扫雷资质认证

  新华社贝鲁特6月10日电(尹延涛 华迅)经过两天紧张考核,中国第15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59名参考官兵10日上午全部通过联合国扫雷资质认证,拿到了通往雷场的“通行证”。

  “本次考核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力争一次性全部通过。”考核前一天,中国维和官兵们个个摩拳擦掌,已经为此苦练多日。不过,面对陌生的考核场地,可否事先“考察一番”,以防有人因技术不过硬而考核失败?对此,已是第三次执行维和任务、具有丰富扫雷经验的扫雷连连长王刚坚决反对。他告诉大家,不能为了追求考核成绩“满堂彩”而在考核中弄虚作假,这是在拿官兵的生命开玩笑。

  “不能因为‘面子’而丢了‘里子’,一定要将考场与战场对接,反映官兵的真实水平,”中国第15批赴黎维和部队指挥长蒲毅充分肯定这一做法。他要求全体官兵“素面”迎考。

 

 考核现场,烈日当空,地表温度高达50摄氏度,官兵们需接受13个项目的考核,其中包括最挑战他们生理和心理极限的全面挖掘科目。全面挖掘是在处理大面积疑似雷区时的必要挖掘手段,应考官兵们要穿戴大约20公斤重的防护装具。

  参加这次考核的冉光海上士在这一项目上似乎遇到了“硬骨头”。只见他双膝跪倒趴在地上,先用剪刀逐层剪除地表荆棘,然后用毛刷清理散落在地上的枝叶和浮土,直到露出坚实地表后再多次淋水对土壤进行软化。在防护装具的严实包裹下,汗水不断淌到面罩上,他的后背已经湿透。

  紧接着,他挖出一道宽1.2米、深0.2米的作业面,用小铲一点一点将作业面向前推进。每次铲土厚度都不超过1厘米,因为每前进1厘米,都有可能触发隐藏在土壤中的地雷。平均算下来,作业面每整体推进1厘米,他都要挥动小铲近300下。隔着防护面罩,汗水流到眼睛里,他都不敢擦。最终,他成功完成这项考核。

  中国维和官兵“素面”迎考赢得了在场考官的一致好评,也让官兵们切实感受到了雷场的危险。王松委上士曾3次参加维和,2次担任扫雷组组长,亲手排除的反步兵地雷就有24枚之多,扫雷经验可谓十分丰富。然而就在地雷销毁科目考核中,他却因一时分神的失误而直接被考官判为“触雷”身亡。

  “考场如战场,生死就在一瞬间,容不得丝毫马虎,”面对评判结果,王松委心服口服。在第二天的补考中,他再也没有犯错,以优异成绩获得了通过。

  考核一结束,蒲毅便要求官兵们立即对考核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剖析反思,汲取经验和教训,“通过资质认证仅仅是迈向雷场的第一步,只有时刻保持临战姿态,才能确保安全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据悉,根据联合国驻黎巴嫩南部临时部队任务安排,中国维和官兵将于下周正式赴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之间的临时边界“蓝线”附近执行扫雷排爆任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