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解放军测绘队闯无人区成“野人” 被当间谍关(图)

2016-06-16 15:41:43 信息来源:新华网 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点击进入下一页

  王明孝

   新华网兰州6月15日电题:王明孝:不忘誓言绘山河

   樊永强、王东明、王建英

   作为一名测绘老兵,西部战区陆军某测绘信息中心52岁的高级工程师王明孝走得很高,很远,很艰苦,更很光荣——

   30年来,他翻越200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穿越1000余条河流,行走路程相当于绕地球12圈半,完成了边界联测、战区地形图测绘、西部系列演习、反恐维稳、抢险救灾、青藏铁路、怒江水电站、酒泉“陆上三峡”风力发电等30多项国家和军队重大测绘任务,7项科研成果填补国内测绘空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王明孝说,一路走来,支撑他坚持下去的,正是入党宣誓时心头涌动的那股庄严与神圣的力量。

   为党愿去“新西兰”

   王明孝出生在甘肃省古浪县一个偏远农村,这里曾是红军西路军浴血奋战过的地方。在小学,他年年争当“学雷锋先进个人”;初中刚入学,他第一个递交了申请书,光荣地成为了共青团员。

   在王明孝记忆中,家乡贫穷落后,但对党有着深厚的情感,“现在,老辈们常说,能吃饱穿暖,国家还给发钱,这在旧社会简直不敢想……”

   高考那年,“我看到有解放军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系。”回想当年的往事,王明孝不禁莞尔,“我一是特别想参军,二是我还以为叫‘航空’,就是能天天坐飞机在天上飞。”

   当年,王明孝以高出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20分的成绩,走进了解放军测绘学院。然而,甘肃的优等生,在整个班级里,水平只能排在中等偏下。

   于是,王明孝每天提前近两个小时起床,劳动、学习,毕业时4门课程成绩在全班排名第一,大三还当选了全院优秀共青团员。

   进入大学后,王明孝更有机会接受了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对党的向往也越来越强烈。在王明孝记忆中,“我们的政治教员,对党的感情极深,上课到动情处,真的失声痛哭。”

   大四下学期,王明孝的入党申请终于被批准。宣誓那天,王明孝和同期入党的8名学员站在会议室的党旗下,跟着领誓人把誓词喊得震天响。

   回到宿舍,一向理工科见长的王明孝在日记本上写下4行诗句:七尺之躯既许党,马革裹尸又何妨。爬冰卧雪何所惧,只愿祖国长富强。

   转眼到了“毕业季”,“测绘单位一般都在比较好的城市,比如当时的军区机关所在地,再就是大连这些地方。”王明孝说,“但这里面,当时的‘新西兰’,就是甘肃(兰州)、西藏、新疆,是最差的‘前三名’。”

   在1987年,本科毕业生留校任教、进各地科研单位的机会很多,而这时王明孝坚定地选择了回到原兰州军区,“既然在党旗下宣了誓,就该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测量友谊峰

   “是时候兑现对党的承诺了!”

   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第2年,王明孝执行了我国首测友谊峰海拔高度的任务,奉命进入新疆阿勒泰山脉进行测绘作业。

   在这之前,人们进入这片区域的多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得知这一任务时,王明孝所在单位所有人在争,“单位肯定是给最能干的部门,最能干的部门给最能干的大队,最能干的大队从最能干的人中选党员。”

   “正是党员的身份成就了我!”王明孝说。

   当测绘队走到第7天,给养没了,9匹马也摔死了2匹,翻译和向导再也不肯往前走。

   面对险恶的无人区,是进是退?在晚上召开的党小组会上,王明孝第一个站起来,“后退就是狗熊!是时候兑现对党的承诺了!”

   此后的14天,他们果腹靠森林中的野果、野菜,鞋帮和鞋底脱开了,用铁丝进行缝补……当他们走出茫茫大山时,衣衫褴褛,成了“野人”,还被警惕的边民当作间谍关了起来。

   但王明孝和战友们成功完成了测量任务。他们以准确的测量数据,改写了前苏联上世纪50年代测定的标高,为我国在外交谈判中争取主权归属提供了有力支持。

   2008年,王明孝深入怒江流域承担测绘任务。原始森林中,王明孝几次险些掉进万丈悬崖。他以惊人毅力跑遍了无人区、无图区、无控区的数百个测绘点位,完成了1000多幅地形图的数据采集编制工作。在此基础上完成的某项课题,荣获2008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每一次执行测绘任务前,王明孝都会给每个战友买2份保险,因为他经历过的生死考验太多太多——

   昆仑山腹地的喀拉喀什河,车陷河滩,下车去推,严重的高原反应让他两眼一黑、一头栽倒在泥沙里;

   藏北高原的索县江达乡,山坡上碎石突然滚落,他差一点被砸下了万丈悬崖;

   中蒙边境的老爷庙,烈日让戈壁滩地表温度高达60多摄氏度,他们迷失方向,导航设备失灵,汽车轮胎被晒爆……

   有些人劝王明孝换个轻松松点的岗位,因为他可以有太多的选择,但他说:“既然在党旗下宣了誓,就要坚守到底。”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青藏铁路测量

   攀峰不止,创新不已

   2003年10月,我国决定修建高原数字化铁路——青藏铁路。按照设计要求,铁路的动态测绘绝对精度误差必须小于1米,而我国的动态测绘最高绝对精度误差却远远大于这个数值。

   如果请西方发达国家测绘,不仅费用高达5亿人民币,青藏高原的地理信息也将泄露。最终,根据上级安排,王明孝带领由15名党员组成的测绘分队承担了这一重任。

   背着氧气瓶,裹着皮大衣,经过上百次试验,王明孝研究出保温避风的卫星测绘轨道车,实现了青藏铁路沿线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实时动态测量,测量精度绝对误差仅有0.3米,相对误差仅有5厘米。

   他们仅用150天就完成全部测绘任务,攻克了50多个技术难题,创新12种作业方法,研发出10多套应用软件,完成了51.8万组三维坐标、11万组关键点位数据的准确测定,创造出我国测绘史上的5个第一。

   青藏铁路通车一年后,王明孝创造的“利用RTG+RTK差分技术提高实时动态测量精度”的技术,被西方国家运用到数字化铁路建设之中。

   在王明孝近30年的测绘生涯中,创新,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那年,我军某新型制导武器装备研制期间,命中精度成为急需突破的“瓶颈”问题。王明孝临危受命,经过150多天的攻关探索,他终于为这一新型制导武器装上了“眼睛”。权威部门对这型武器进行不同距离、不同环境、不同气象条件下的试验,结全部命中目标,精度达到100%。

   近年来,王明孝先后2次荣立二等功,6项成果获国际发明奖,2项获全国发明奖,5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成果获国防发明专利,36项成果在部队推广应用。荣获第七届全国“发明创业奖”,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军首届科技领军人物”“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所带团队获得第四届全军十大“军队科技创新群体奖”。

   虽已功成名就,但王明孝从未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他说,“既然在党旗下宣了誓,就要继续走下去,向着更远、更高的地方进发。”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