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ARJ21客机风雨中完美首航 中国民机业走向自由

2016-06-29 13:39:55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环球网军事-航空6月29日报道 环球时报赴上海特派记者 马俊 环球时报记者 屠丽美 任重】中国第一款国产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昨天完成了往返成都与上海的首航之旅,《环球时报》记者荣幸地成为第一批登上这架客机的乘客,体验到其宽松的座位间距和强劲的推背感。“吾家有女初长成”,这架被业内人士昵称为“阿娇”的支线客机,从2002年立项算起,经历了14年的等待,终于让人感受到她的独特魅力。“中国商业飞机制造商正在尽全力缩小与西方航空巨头们的差距”,28日的《华尔街日报》这样评论。“如果甘于永远待在产业下游,可能不需要冒风险流汗水,我们也能安乐地享用国有航空业萎缩前的温馨时光”,中国《航空知识》副主编王亚男28日对《环球时报》说,“ARJ21未必是最棒的产品,但它是中国民机产业走向自由的开始。”

 

 

 “阿娇”风雨中完美首航

  28日,上海的天空并不作美,阴雨让很多航班被迫延误,航班号为EU6679的ARJ21-700客机从成都起飞比原计划晚了约十分钟。或许因为到得太早,《环球时报》记者在上海虹桥机场懵懵懂懂地刚办理完登机手续,一群机场工作人员就围上来,羡慕地说:“哥们儿,你拿到的可是ARJ21从上海出发办理的第一张登机牌啊。”

  当机场摆渡车慢慢靠近红白色涂装的ARJ21时,记者在激动中略感少了点惊喜:她比常见的波音737、空客320干线客机小了一号,外观上的区别也只是把发动机换到尾部而已,整体感觉“中规中矩”。踏进机舱的瞬间,乳白色的内饰映入眼帘,洗手间、阅读灯、小桌板等客机标配一应俱全,初看上去与普通客机没什么区别。直到在座位坐下才感到不一样:这架ARJ21采用全经济舱布置,共有90个座位,但座位间距比普通经济舱要宽松得多,再也没有一坐下来膝盖就顶住前座的尴尬。

  当客机在发动机的咆哮声中滑上主跑道时,记者兴奋的感觉油然而生:依托两台CF-34-10A发动机的强劲动力,ARJ21的加速性能非常好,能感受到强劲的推背感,飞机滑跑没多远就腾空而起,很快进入9000米的巡航高空,飞行变得平稳起来。记者的座位在机舱中部,普通客机的发动机在机翼位置,而ARJ21的发动机在尾部,坐在中部乘客感受到的噪音相对较小。

  此次首航给记者的一个深刻感受是,ARJ21的设计十分契合“支线客机”的定位。中国支线客机的主要市场是环境复杂的西部地区,那里机场条件相对简陋,客机必须具备在短距离内起降的能力。ARJ21选择发动机“尾吊”布局而非“翼吊”布局,提高了对跑道的适应能力,不过相对而言,在机尾靠近发动机的座位就会感到噪音比较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