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何方礼,武警广西总队柳州支队政治委员,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先后荣获“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希望工程奉献奖”“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等荣誉。
“人民群众的幸福,就是共产党人的幸福;共产党人最大的幸福,在于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中。”这句写在入党申请书上的誓言,是党的十九大代表何方礼宣讲报告时的肺腑之言,更是他不变的质朴初心。
武警广西总队柳州支队政治委员何方礼入党22年来,一直把“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当作行动指南,因为他知道,在群众心中,他代表党的形象。
吹起芦笙唱山歌,幸福晒满半山坡。画眉鸟儿声声慢,报告又传好政策——
走村寨,下秧田,传递幸福的讯息
白云缭绕,绿水潺潺。
何方礼坐在颠簸的越野车里,琢磨修改自编的山歌:“吹起芦笙唱山歌,幸福晒满半山坡。画眉鸟儿声声慢,报告又传好政策……”
“寨寨不同音,村村有新语。不论是红瑶,还是侗族,都爱唱山歌。”何方礼说,“下基层宣讲要当好‘政策翻译官’,用方言讲解群众最关心的民生,才能让他们坐得住、听得懂、记得实”。
唱着山歌,过河上坡。老乡们看到何方礼,热情地招呼他尝尝打油茶。
“何代表,我们在电视里见到你出席党的十九大。”大坡村老支书代文保搬出小木凳,坐在何方礼身边。
何方礼感慨地说:“现在家家有电视,人人有手机。多年前,我第一次进山宣讲党的政策,从未走出大山的老乡听说汽车1个小时跑上百公里,惊讶地问,汽车一天吃多少斤草料?”
那时,何方礼望着打赤脚的老乡,环顾空空荡荡的吊脚楼,暗下决心:“共产党人就要为乡亲们谋幸福,带领大家走上勤劳致富的光明大道。”
通向外面世界的山路弯弯绕绕,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曲折坎坷。何方礼没想到,送去良种玉米,有人炒来下酒;送去杂交水稻稻种,有人当作口粮吃掉。
“扶贫须先扶志。”何方礼背着电视机,自费购买农业技术录像带,走村入寨放映讲解,一放就是三四年。
侗族阿哥不会忘记,何方礼自费购买120余册农村实用书籍,手把手教乡亲们栽柑橘、养黄羊,传授新技术;苗族阿妹不会忘记,香菇灵芝少销路,何方礼一面请人传授加工方法,一面协助设立电商网点,农产品远销北京上海……
在何方礼带领的扶贫工作组和当地政府扶持下,这几个村寨人均年收入由不到300元上升到1200多元。
放挂图,发画册,发朋友圈……环境在变,老乡们眼界在变,何方礼的政策宣讲也紧跟新时代在变。
《从七十一次掌声看党心所向民心所望》《从“七个新”解读十九大精神》……一个多月来,何方礼写下十几篇学习心得,整理数万字宣讲材料,为驻地乡村和基层部队宣讲20余场。
“听着有道理,干着有奔头。”白云乡干部邱仕海说,“何代表宣讲党的好政策,传播新思想,让我们致富的信心更足了,脚步更有力了。”
十二样的藤呀,依啰喂依啰喂,你说哪一根最长,我说什么也比不上武警亲人的情意长——
红瑶女,苗族娃,播种幸福的希望
扶贫先扶智。
冬日的学校洒满阳光,何方礼捧着一大摞新书,刚走到教室门口,11岁的韦莹秀就迎了上来。
“何叔叔今年来了6次,每次都带文具和书。”韦莹秀指着黑板上方的英模照片说,“在我心里,何叔叔也是英雄。”
数学老师代英梅是第2届红瑶女童班学生。如今月工资2800元的她,仍念念不忘8元钱:“何叔叔当年每月津贴21元。他把津贴分成3份,8元助学,8元寄给妹妹,5元留着自己用。”
何方礼是从大巴山走出来的农家子弟。为了省出8元助学金,他从嘴边省、手里抠,一个搪瓷杯用十几年,杯口瓷都掉完了仍在用。好几次,父亲生病,他硬是一再节省自己的零用钱,坚持寄出足额助学款。
“几元钱的助学款分量很轻,但也许能将一个被迫走出校门的孩子拉回课堂。”何方礼回忆起往事,眼中写满深情。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1996年,红瑶女童班因经费不足停办。何方礼为争取办学经费,到处募捐。有人直言爱莫能助,有人干脆避而不见。
为了争取更多支持,何方礼背着照相机,走进瑶寨。半个月后,由140多幅照片组成的“红瑶女童的心声”大型图片展,相继在融水、柳州、南宁等地流动展出,引起广泛关注。
用精神感化,用行动牵引。最终,何方礼募集到上百万元捐款,女童班顺利复课。
1999年,新学期开学一个星期,女童班仍有15个位置空着。何方礼挨家挨户地劝。路遇大雪,10多里山路,他走了5个小时。当何方礼满身泥泞走进寨子,老乡们被深深地感动了!几天后,15个空座位重新坐满。
2003年6月,11个读初中的女学生按当地风俗回家“坐妹”(找对象)。何方礼听说后,立即和乡干部一起赶往学生家里,苦口婆心地讲国家婚育政策和读书学习的好处,终于使这11名学生重返校园。
一个又一个因贫辍学的女童重返校园,一个又一个红瑶女童的命运被改变。其中,有人参军入伍,有人经商致富,还有人考上大学,成为当地第一个红瑶女大学生。
如今,红瑶女童班第11届学生坐满了教室。她们中不仅有红瑶女童,还有苗族、侗族女童。主题班课结束,学生们唱起班歌:“十二样的藤呀,依啰喂依啰喂,你说哪一根最长,我说什么也比不上武警亲人的情意长……”
用心灵感知心灵,用生命保卫生命。我们忠于职守,我们献身理想,我们将忠诚传播四方——
对党忠诚,对祖国忠诚,守护人民幸福生活
嗓门大,笑声响,何方礼生性乐观,喜爱唱歌。从瑶族山歌到苗族民歌,他高兴时会放声高歌,最爱唱的始终是《忠诚卫士之歌》。
女儿何思源最害怕看到父亲那件藏在衣柜深处的军装——血痕犹在,刀口狰狞。
“救救我,武警同志!”那年春节,何方礼路遇歹徒持刀行凶。情况危急,何方礼没有丝毫犹豫,一招制敌。不料,一辆面包车飞驰而来,8名歹徒手持棍棒刀斧冲过来。
何方礼军事素质十分过硬,但苦于手无寸铁。在缠斗中,何方礼被歹徒连刺8刀,一刀刺中颈部,一刀刺穿腹部。肠子翻出肚皮,半只耳朵耷拉下来……他死死抱住一个歹徒不撒手,直到失血过多晕厥。何方礼醒来已是3天后。
“以一敌八,您不害怕吗?”有人问。何方礼坦然回答:“如果再来一次,我还会这样选择。”
多年来,何方礼一次次面对生与死、苦与累的考验。2004年7月,连降暴雨,融江暴涨,和睦镇中学沦为孤岛,300余名师生危在旦夕。何方礼受命带领20名官兵前往救援。
在转移最后一批学生时,一段危墙突然倒塌,何方礼左腿被砸得血肉模糊。他简单包扎后,一瘸一拐地继续搬运教学器材。
今年夏季汛期,何方礼带病巡查,组织部队抢险救人、街道清淤,奋战5天4夜,转移被困群众600多人,避免群众财产损失数百万元。
“用心灵感知心灵,用生命保卫生命。我们忠于职守,我们献身理想,我们将忠诚传播四方……”近年来,何方礼先后参与重大任务60多次,负伤10余次。何方礼说:“做一名爱民为民的党代表,就要在人民群众危难时刻冲得上去、豁得出来,用热血守护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