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这个指令让两位海军资深全训艇长“压力山大”

2018-01-01 15:22:41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题:险难课目比例骤增、演习演练危局频出,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全训艇长直面全新挑战——

实战化演训新风扑面

12月上旬,来自战区和海军的两条指令,让东海舰队某潜艇支队余平和叶晋两位资深全训艇长顿感“压力山大”——

余平奉命率艇出海,可出海多少天等没有预告。艇长叶晋奉命机动千里跨区演习,可对方什么兵力、海区海况信息都是未知数。

“一个个‘未知’成了家常便饭,现在每次出海都在挑战极限。”两位艇长深有感悟,从“已知”到“未知”,海战场上一字之差,带来的却是天壤之别。

一名海军军官从院校毕业,成长为潜艇部队的全训艇长,至少需要15年,且经过数次重大任务历练,素质过硬。如今,久经沙场的全训艇长何以感慨万千?

曾在重大演习任务中实射过数枚实弹的叶晋,说起如今海上实战化训练之变。一次,他率艇正在海区组织训练,突然收到上级指令,由训练任务直接转入作战状态。

让叶晋头疼的是,不仅要奉命开赴另一海区参加实兵对抗,而且不预设机动航路、不划定固定海域,模拟攻击也变成了实射。换言之,只能靠自己决策与攻击,以往演习前通报各类要素的“惯性做法”被无底案、背靠背的自由对抗彻底取代。

“以往训不到位的高难课目补上了、不敢训的课目也上马了。”采访中潜艇长们谈到,险难课目潜在的“难度”“险情”如今成了全训艇长口中的高频词。

波涛之下,艇长余平全航程隐蔽突破,运用战术展开攻击,远航战巡不再是悄无声息“兜一圈”,从“拿敌练兵”向“寻敌练兵”转变,直面了风险,提升了战斗力。

深海之中,艇长叶晋率领艇队把大深度巡航时间提高到整个航程70%以上,损管、堵漏、断电等课目依托深海巡航穿插进行。谁能想到此番远航,距上次远航仅间隔11天。

“十九大报告鲜明指出: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支队长刘荣富说:“如何聚焦实战?就是要走出‘危不施训、险不练兵’的怪圈,杜绝训练花架子。”

翻看年度训练计划表,记者注意到,大深度远航、实射鱼雷攻击潜艇、互为对抗条件下潜反潜等高难险课目训练比重,占年度训练计划30%以上。

艇长李明告诉记者,他们每一航次都制订了周密的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盯紧安全底线。此言不虚,在他的办公桌上,记者见到一份训练预案,而配套的防险避险预案竟然达到13份,涉及各类危情险情特情。

功夫下在平时,本领用于战时。去年战区首次拉动潜艇部队,李明率领官兵不靠泊、不补给、不休整,连续奔袭跨区演习,在陌生海域完成空潜协同、实射对抗,并指挥潜艇实射导弹直接命中实体运动靶船。

“最大限度训练高难课目,最大限度提升指技能力。”艇长张爱萍从初训到全训,个人实际使用武器数量同比增加了4倍。几番历练让他尝到了甜头,一次战雷实射,他一改惯例采取新的打击方式,得到上级认可。

“高难课目训练比重加大,让‘应训艇员’向‘能战艇员’迈进,进而实现‘航渡值更型’向‘战斗值班型’转变。”采访中恰逢艇队组织航行训练,教练艇长黄东海临机下达突发失电和液压失灵两个特情,技师吴刚3分钟内一连完成数十个动作排险。

“以往类似的危险课目均在岸港组织,现在之所以在海上组织,一是紧贴实战加大难度,二是相信艇员具备处突能力。”黄东海这份自信,源于不久前吴刚执行长时间出海任务时,创下了备品备件“零消耗”纪录。

“这一成绩单,折射出支队上至潜艇指挥员下至普通一兵,自觉与实战对表,通过高难课目砥砺硬功的不懈追求。”支队领导欣喜地说,如今高难课目成为撬动战斗力的杠杆,近年来该支队全训艇长年均出海近百天,创下多型武器精准命中目标、长时间远距离航行、边界条件下实射等新纪录。(宛敏武 方立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