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新训结束,新兵为何不下连

2018-04-13 22:14:15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2017年12月中旬,完成了3个月的新训锻炼,通过了十余个课目的考核验收,经历了授枪授衔、集体宣誓等难忘的“成人礼”后,第80集团军某特战旅的新战士们就等着下连了。

佩戴列兵军衔的新兵们个个军容严整、精神抖擞,更显朝气蓬勃。该旅“新兵成人礼”系列活动的当天,新兵们还用汇报表演为家长们展现了3个月的蜕变成长。战术训练,持枪卧倒迅捷勇猛;拳术格斗,动作有力虎虎生风。

告别新兵营,开启新征程。但对于该旅新兵来讲,预想的下连却突然“拐了个弯”:一纸通知下发,要求他们先不下到战斗连队,而是到特种训练营进一步“加钢淬火”。

新训结束,该旅新兵为何不下连?不下连,他们又将到哪里去?在这里,他们又将经历怎样的淬火加钢?这种新的训练模式探索,给新战士战斗力生成带来了哪些启示?记者深入该旅进行了调查采访。

今年新兵为什么不下连——

敢吃螃蟹,瞄准“到岗即战”创新培训模式

放下电话,新兵张岩的心里犯嘀咕:和自己一起入伍、被分配到其他单位的同乡都已经下连,可自己怎么还不下连呢?

像张岩一样心里犯嘀咕的,还有特战二连文艺骨干徐鹏飞。按照以往惯例,新兵结业考核一结束,连队就该忙起来了,办板报、挂灯笼,做好迎接新兵的准备。但听指导员讲,今年新兵不下连了。

去年年底,新兵入伍基础课目考核结束,旅里结合上级的有关指示精神,着眼特种部队新兵训练需求,做出推迟下连的决定,并依托特种训练营探索特种兵新兵训练新模式。

这则新闻在旅里产生了不小的反响。有的老兵开玩笑说:“新兵下连,老兵过年”的机会没有了;有的新兵心里也有些不解:咋轮到自己就有了新变化?

各级带兵人都在思考讨论着同一话题:不下连,能行吗?

对此,特种训练营营长陈延林有自己的看法。调整改革后,旅里新组建了特种训练营。作为首任营长,陈延林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瞄准“到岗即战”创新培训模式,旅里决定新兵不下连,集中组织专业训练,这是赋予他和营队的一项崭新任务。

火力支援连连长黄辉介绍说,去年夏天执行任务时,刚分到连里的两名新兵就因为迫击炮专业学得不精,不得不临阵换人。今年新兵“先训后补”,采取统一训专业的训练模式后,他盼望着能直接分给他一下连就上得了战位的“合格兵”。

旅领导介绍说:“特种部队作为新型作战力量,战斗力生成有着特殊性和专业性,而新兵训练是战斗力生成的源头,能否实现‘到岗’即‘到位’,对于缩短战斗力生成周期、按战斗编组嵌入连队,形成‘战斗力链条’具有重要意义。采取统一训专业的训练模式,犹如在新兵下连队前开一个‘连前班’,提高了专业训练效益,有助于减轻战斗连队训练负担,更好地实现‘到位即用、上岗能战’的目标。”

“结业”后的新兵还要训什么——

“训练套餐”充实“连前班”

“预备,开始!”

随着新兵三连班长郭士伟一声令下,只见新兵孟红吉和战友们一起迅速跃起,抓绳蹬脚,沿着攀登绳动作娴熟地向上爬去……

新兵攀登训练都这么熟练了?这样的训练场景让现场采访的记者感到惊讶。旅作训科科长王继辉介绍说,如今新兵重点突出专业基础训练,针对性更强,只要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收效非常快。翻阅二连训练周表记者看到,自从新兵“结业”以来,格斗、攀登、军事地形学等专业课目陆续出现在训练周表上。

旅政委武仲良对新的训练模式信心满满。他告诉记者,这种训练模式并不是旅里“别出心裁”。新颁布的《陆军军事训练大纲》对特种作战专业的征召、淘汰、优选、培训等作出新的规定。今年旅里率先试行新的训练模式,就是落实这些规定的尝试。为此,旅党委专门出台了一系列的“训练套餐”,向创新要实效。

基础课目全程训。他们针对队列、体能、步枪操作、手榴弹投掷和战术基础动作等课目周期长、应用广、见效慢的特点,坚持将这些课目贯穿训练全过程,每天跑上五公里、作风养成抓队列、投弹战术小竞赛,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熟能生巧的目的。

应用课目嵌入训。着眼使命任务,特种训练营加大了实战化训练的步伐,常态化组织野外战斗体能训练和夜间训练,并将未来战场所需的防护、卫生与救护、军事地形学等课目嵌入其中。新兵们在突发的敌情和战场环境中灵活处置,提高了对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督导骨干灵活训。旅里为了提高训练效益,还专门邀请地方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自由搏击教练和军事五项世界冠军来旅里,为“雏鹰”们“传经送宝”。同时,营连两级还通过训练督导小组每日监督和每月量化考核,扎实打牢了骨干上台能讲、坐下能写、进场能训的基础。

“有针对性建立训练档案,科学调控训练进度,合理借鉴训练经验,有效地缩短了新兵向合格特种兵转变的培养周期。”说起训练上的管理与创新,营长陈延林一边掰着手指头一边对记者说。

摸石头过河也要抬头看路——

缩短新兵向合格战斗员转变周期

采访期间,记者被旅文体中心的一场格斗训练所吸引。

在现场震耳的加油呐喊声中,新兵一连的两名新兵吕春杉和张弛展开激烈角逐。经过3局较量,吕春杉以点数取胜。坐在记者身旁的班长庞红战说:“张弛接触格斗才一个月,能和曾在武校习武的吕春杉激烈过招,已经着实不易。”

新兵学习格斗、攀登、驾驶等课目,在特战旅的“新兵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推迟新兵下连后,营里在一如既往抓基础训练的同时,逐步展开了一些专业训练,通过阶段性考评和日常开展的小比武来看,成效比较明显。班长雷少一自豪地对记者讲,他班里的新兵在攀登、格斗等课目训练中都成绩不错,有的尖子能和老兵比高低。

思想一旦解放,前进的步伐便不会停歇。自从确定“今年新兵不下连”后,营里科学制订训练计划,陆续开展攀登、格斗、战斗体能等岗前专业训练,新兵们精武热情更加高涨,由合格战士向合格战斗员转变的步伐扎实有力。连续3年带新兵的三连连长黄绍强对此感受颇深:“现在,新兵训练成长的步伐明显加快。”

探索实行新兵培训新模式期间,旅党委采取合理划分阶段、科学设置内容、创新组训模式的办法,密切关注着新兵训练进程,实时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前不久,他们按照新兵文化程度、个人意愿和性格特点完成初步分组和先期普训,从各营连抽调训练尖子对游泳、自动步枪应用射击、手枪战斗基础射击等5个重点专业进行统一授课。

“我建议,通过下一步的阶段性考核验收,逐步遴选出专业苗子进行重点培养,实现按新兵的专长定岗定位。”在定期组织的“诸葛亮会”上,特种训练营教导员乐庸文的意见建议被旅领导认真记录下来。

“只要是有益于战斗力生成的途径,我们都要勇于尝试。”旅政委武仲良告诉记者,为加快战斗力生成步伐,旅里一直在探索新路子。目前,“着眼培训目标,适应岗位需求,共同科目集中,专业技术区分,阶段无缝衔接”的训练模式正在摸索中逐步完善。面对特战旅专业划分多、标准要求严、担负任务重的实际,旅党委还在进一步总结“到位即上岗”和“训好即用”的方法路子,加速特战专业战斗力的生成。

上图:第80集团军某特战旅举行仪式,由10名一等功臣为完成入伍训练的新战士授枪,激发强军精武热情。

焊牢战斗力每一环链条

■武仲良

新兵训练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源头。在改革转型中锤炼精兵,既要抓好兵之初,更要抓实兵之始。新兵作为战斗力链条中的基础环节,如何下连、怎么才能下连,不能单纯凭时间而定,而应根据作战需求而定,以提升战斗力为根本。

如何才能让新兵尽快熟练掌握手中武器装备?第80集团军某特战旅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紧贴实战需求探索出来这样一条路径——着眼新战斗员素质生成抓建设,打破传统组训模式,对新战士集中“加钢淬火”,实行“定制式”培训,创新推行“先训后补”路子,使新战士获得“上岗证”后再下连,确保一补入战位就具备遂行作战任务能力。

一条铁链受力的强度取决于最薄弱的那个环节。战斗力是各个要素的综合集成,加固“铁链”上每一环链条、焊实战斗力链条上的每一个“焊点”,既要找到容易松动的那一环、那一点,更要有拧紧固实的“铁扳手”和“电焊器”。补齐新兵训练这块短板,必须夯实训练基础这块底板,不让每一环战斗力链条松动,不让每一个节点脱落,确保实战能力长年保持、时时增长。

建设一流军队,需要一流士兵。新战士到底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算过硬?经过3个月的新训,新战士实现了由地方青年向合格军人的转变。但是,新兵到岗位不代表能胜任岗位,在战位不代表能投入战斗。“第二适应期”不能再从头适应、也不能慢慢适应,要在实战需求主导下不断改进新兵训练培养模式,与部队使命任务需求进行无缝对接,实现由合格军人向合格战斗员、由合格战斗员向一流精兵的快速转变。

部队必需的,战场急需的,才是新兵下连前需要训练的。实践证明,新兵训练结束后,新兵继续进行集中培训,通过科学制订训练计划,分专业分类别施训,各种课目穿插学习,针对难训难练课目进行攻关突破,成立训练督导小组进行监察,每月量化考核进行激励,引入一流器材保障,从难从严从实,大强度大负荷超极限训练,就能使实战导向更加鲜明,实战标准更加严格。

强军始于兵之初,精武基于兵之始。适应新体制、加快新发展、提高新战力,有必要创新形式方法,强化新兵的实战化、专业化、精准化、科学化训练,加速新战士成长进程,这样才能使战斗力链条更加牢固,战斗力水平不断提升。

新兵3连8班战士丁嘉兴:

下连被推迟,每天的生活都被严格的训练填满,这种军营里特有的充实感让我收获多多,不断进步。如今,我已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连里的标兵,未来我要加倍努力,为今后下到战斗连队积蓄力量。

新兵2连3班战士郑达:

我很荣幸能来到新兵二连,这里有在国际赛场摘金夺冠的功臣连长柳东坡,也有在集团军创破纪录的排长李小龙,他们的事迹每天都在激励我、鼓舞我。尽管每天训练很苦,但我时刻鼓励自己:一定要争当排头兵。

新兵2连指导员田洪磊:

新兵不下连,政治工作该怎么做?随着格斗、攀登等课目的展开,我们针对部分新兵出现的畏难情绪,开展苦乐观教育,引导新兵走好军旅路,同时深入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做新兵信任的倾诉者、最坚定的支持者,和他们一同分享成长的精彩。

特种训练营营长陈延林:

推迟新兵下连,由各连自训改为依托我营“先训后补”,创新培训模式,既能落实训练标准,又能整合新训骨干资源,有效缓解新兵训练工作对作战分队军事训练的冲击,对于实现新兵“到位”即“上岗”的目标很有实践意义。

旅参谋长邹飞:

改变“新训结束即下连”的传统做法,创新“新兵持证再上岗”培训模式,是我们聚焦备战打仗的积极探索。我们会继续完善与实战化训练新模式相匹配的训练场地,紧贴实战化训练要求,训练备战,以训促战,使训练最大限度向实战靠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