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超越对手必先超越自己

2018-04-21 20:14:42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残月如钩,利箭在弦,一枚枚墨绿色的导弹遥指夜空。组建20余年来,这样的“导弹战”,火箭军某导弹旅已演练过成百上千次。

这支劲旅曾5次立功,获得过国家和军队多项荣誉。其中,既有被中央军委授予“导弹发射先锋营”荣誉称号的标杆营,也有被原第二炮兵授予“科技练兵模范连”荣誉称号的尖刀连。

走进新时代,老先进如何焕发新活力?如今,一道现实课题摆在官兵面前。

叩心之问,实践作答。

——从“首发命中”到“百箭腾飞”,一次次实战演练证明:超越对手必先超越自己。

那年1月,该旅千里机动挺进西北大漠,发射组建以来的第100枚导弹。此次发射意义重大,有人建议挑选最优单元上阵。旅党委却出人意料决定:由士官指挥长何贤达带领没有实弹发射经验的号手执行任务。

随着一声巨响,导弹直上云霄,准确命中目标,该旅成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二个“百发百中旅”。

回想当年首次发射,领导专家全程把关。如今长剑百次飞天,却由士官领衔出征。导弹发射架下的变化,见证官兵将手中武器练到极致的不懈追求。

暮春时节,该旅野外驻训场上,一次导弹发射训练让人心里发紧。训练开始,发射单元重新组织抽签,“一对一”的固定号位全部打乱。操作流程过半,旅领导再次叫停,重新分配号位,随后又不断设置特情处置课目。

这是该旅创新探索的“一精多能、多精全能”训练模式,官兵称之为“全岗操作”,要求号手平时学习全部发射专业,操作所有发射号位,战时可以进行全岗互换和随机减员操作,目前全旅三分之一发射单元已成为全岗单元。

——从“枕戈待旦”到“子夜亮剑”,一次次练兵备战证明:“时刻准备”才能“不经准备”。

该旅肩负特殊使命任务,常年保持枕戈待旦、张弓满弦的战备状态。党委一班人的备战思维也在不断升级:过去满足于战车水满油足、行囊朝夕相伴,如今战备值班成为一种训练状态,“子夜亮剑”成为常态。

4月初的一天凌晨,一场夜间火力突击演练突然打响,导弹发射分队驱车仗剑,钻密林、穿硝烟,利用弱光源辅助快速找点、精准定位,迅速占领发射阵地,完成夜间遭袭快速重组、快速波次转换、预定地域隐蔽待战、多向攻击精打等课目演练,对预定目标进行多波次火力突击。

旅领导说,这样的演练他们每个月都会不定期组织,确保部队始终保持箭在弦上、弹在架上的临战状态。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2018年开训动员大会上发布训令后,该旅闻令而动,汇编战术课目案例、组织作战方案修订,不断完善“战备动态数据库”,对战备工作逐项内容、逐个环节进行数据化处理,常态落实作战区演练、装备拉动等战备值班“十个一”活动,把练兵备战融入每个战位、落到每个发射架,组织主战保障各分队夜夜训、深夜训,官兵用行动落实火箭军能打胜仗核心标准要求:随时能战、准时发射、有效毁伤!

——从“头雁领航”到“雁阵高飞”,一次次率先垂范证明:领导带头能打仗,部队才能打胜仗。

前不久,该旅组织野外实战化演练,旅领导分头研究训练、一线组织训练、常态参加训练,在作战室、中军帐、发射阵地担当“排头兵”。

领导带头、以上率下。面对肯定赞誉,该旅党委一班人却坦言:自组建以来,历届党委坚持训练站前排、打仗冲前面,细化指挥员训练“学、研、练、考、评”具体举措,不断完善指挥员组训参训督训报告制度,形成指挥理论上第一课、战备拉动带第一车、训练考核当第一班等好传统好做法,“头雁效应”激发全旅官兵始终保持旺盛练兵热情。

野外驻训,该旅率先展开指挥所演练,不断升级电磁频谱管控、作战网系建设等数据信息,各级指挥员运用信息指挥系统,实时展开战场态势分析,不断调整部署火力运用,灵活应对各种“敌情”“特情”,在破解险局难局中指挥部队完成快速机动、隐蔽待机、火力突击等数十个课目演练。

走进新时代,导弹战车留下的道道辙印、大国长剑鸣啸长空的次次轰鸣,见证该旅官兵担起能打胜仗使命职责的坚定信念:锤炼过硬本领,决胜明天战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