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评论:智能化战争正在叩门,你准备好了吗?

2018-04-24 18:46:59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智能化战争正在叩门,你准备好了吗

引言

当前,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正成为世界强国的共识。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向军事领域渗透,已成为军事变革的重要推手,必将催生新的作战样式,改变战争的内在机理。应紧紧抓住军事智能化这个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新质增长点,有机融合军事理论、科学技术和军事应用,智能升级传统作战领域、创新作战概念,使“智能因子”由武器装备辐射至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在军事理论体系、指挥信息系统、无人作战系统、综合保障体系、新型作战力量等重点领域聚力突破,推动作战体系的重塑再造和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催生理论新发展

 
 

 

当新的军事技术、作战理念和组织编成相互作用显著提升军事作战能力时,将促动新的军事变革。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正成为军事变革的重要推手,由此催生新的作战样式,改变战争制胜的内在机理。

创新作战理论。智能领域新的颠覆性技术,为军事理论创新开辟了新的空间。将精确打击弹药、无人化装备融入网络信息体系,催生“分布式杀伤”“多域战”“作战云”“蜂群战术”“智能安全战”等新的智能化作战理论;将智能化技术与信息主导理论相结合,凭借己方的信息优势和决策优势,在去中心化的战场网络中切断和迟滞对手的信息与决策回路,成为智能化战争制胜的关键。丰富作战样式。伴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成熟以及无人自主作战平台的规模列装,无人作战将成为一种颠覆性的新型作战样式主导未来战场。将智能化要素渗透于战争的整个流程,运用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控制、无人平台,创新作战流程。协同运用无人系统与有人系统,集群、规划运用无人作战平台,丰富作战样式。拓展作战力量。智能系统与无人作战平台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丰富新型作战力量的内涵,各类“混搭式”新型作战力量将走向战场应用。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建设运用,太空、网络等新型作战力量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加快指挥系统智能化升级

指挥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是作战指挥手段实现跃升、形成决策优势的关键。未来战争,战场空间空前扩展、战争要素极大丰富、对抗节奏明显加快、作战体系动态变化,迫切需要智能技术在战场感知、指挥决策和人机交互等方面深度运用。

在智能感知方面,采用智能传感与组网技术,广泛快速部署各类智能感知节点,面向任务主动协同探测,构建透明可见的数字化作战环境;依托数据挖掘、知识图谱等技术,开展多源情报融合、战场情况研判等方面的智能化处理,拨开战争迷雾,透析敌作战意图,预测战局发展。在智能决策方面,通过构建作战模型规则,以精算、细算、深算和专家推理方式,辅助指挥员在战略、战役、战术等多级筹划规划和临机处置中实现快速决策;运用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打造“指挥大脑”,从谋局布势、方略筹划、战局掌控等方面学习运用战争规律和指挥艺术,以机器智能拓展指挥员智慧。在智能交互方面,综合利用特征识别、语义理解、虚拟增强现实、全息触摸、脑机接口等智能交互技术,归纳分析指挥人员行为特征,构建全息投影数字沙盘、沉浸式战场感知指挥、穿戴式智能设备等新型人机交互环境,为指挥员感知战场、掌控战局提供智能化手段支撑。

构建智能化无人作战系统

智能化无人作战系统是未来战争装备发展新趋势。其核心在于瞄准未来战争“零伤亡”“全覆盖”“快响应”等要求,充分运用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新技术发展成果,在人机协同和自主行动两个方面不断取得突破,规模化打造新型智能无人之师,实现无人作战系统的体系化协同作战。

在人机协同方面,依托天地一体信息网络、自组网和协同交互技术,打通人机交互链路,建立“人为主导、机器协助、混合编组、联合行动”的有人-无人协作体系,面向复杂作战任务、全域战场环境,加强安全可靠的信息传输、精准高效的行为控制、高度协同的人机混编等机制和技术研究,实现高契合度的人机协同作战。在自主行动方面,依托任务规划、分布计算和智能组网技术,研究发展反应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可靠程度高、编组计划灵活、行动规划合理的无人作战系统及集群编队技术,充分应对地形、天气、灾害、毁伤等各种变化,智能动态调整运动姿态、行进路线、火力运用、能源分配和自愈自毁等策略,实现智能机器替换人类,拓展作战空间,避免人员伤亡。

建强智能化综合保障手段

兵马未动,保障先行。智能化战场,联合作战综合保障实现度是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必将触发联合作战保障体系建设的革命性变化,实现智能化综合保障。

在政治工作方面,充分运用社会网络、人员画像、舆情监控、情感分析、行为预测等技术,构建覆盖战场管控、舆论法理斗争、社情监控、人员关系分析、人员思想动态、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的智能政工体系,为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载体、新模式提供支撑。在后装保障方面,通过运用物联网、无人机、智能车、远程手术、3D打印等技术,升级打造涵盖智能仓储、智能投送、智能维修、智能医疗等智能后装保障体系,实现战场后装物资自动快速精准补给、装备故障快速诊断与维修、战场人员及时救护,变被动保障为主动服务,提升后装整体保障效率和效益。在作战训练方面,通过综合运用云计算、虚拟现实、仿真对抗、裁决评估等技术,打造“导、控、裁、评、管”一体化演训平台、智能化虚拟蓝军、沉浸式训练环境,支撑战法谋略研练、装备技能训练、联合对抗演练。

探索智能化作战力量体系

智能化新型作战力量体系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新质战斗力形成与战争形态演变的综合产物,是夺取未来全域作战空间主动权的“杀手锏”,是构成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的关键,是我军战斗力新的增长点。

着眼新战场。新时代的作战空间由传统战场空间向太空、互联网、精神意志等新型战场拓展,逐渐延伸至人类活动和意识形态各领域,快速响应卫星、网络自主安防、大脑控制武器、基因武器等新质作战力量正在融入作战体系,军事智能化在太空战、网络战、意念战、生物战等新型作战样式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关注新技术。智能化的天基武器系统,以外层空间为战场,有助于实现对制天权的争夺;基于自主网络智能安全技术,有助于实现攻防一体、动态防御的网络安全对抗;控脑技术,有助于实现对敌方人员精神、神经和心灵进行攻击;智能化手段还可能加速某些国家基因武器研制。军事智能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融入军事领域的各个层面,解构重塑着战争呈现给世人的传统面貌,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夯实军事智能化发展基础

军事智能化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快推进军事智能化发展需要以先进的理论作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建设作为保障,以技术突破为抓手,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动力源泉。

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机制。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军事智能化的加速器。信息时代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可转换性越来越强。积极建立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强化军用核心技术原动力,构建全社会开放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对人工智能等核心前沿技术前瞻布局、扶持投资,充分发挥整个社会的创新力量,促进军事智能化快速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技术突破。要聚焦相关重点技术领域,打破制约军事智能化发展的技术瓶颈。一方面,加强军事智能化基础支撑领域的研究,例如,军用大数据、军用物联网等;另一方面,从战场需求出发,加强各个作战要素方面的智能化应用技术研究,尤其是智能化指挥决策、智能化武器平台、智能化战场感知等方面的研究。大力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军事智能化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素质人员和智能化武器的有效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作战效能。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应抓紧探索相关人才的培养规律,充分利用军地教育资源,加大相关人才培养力度,为推进军事智能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尹峻松 程 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