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党的领导和制度优势的集中展现

2018-05-12 23:20:1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10年前,一场8级强震突袭汶川,大地痉挛,山河破碎,给我们留下刻骨铭心的伤痛;10年后,实现了经济重振、社会重整、文化重生的汶川,为世界树起“灾后重建的典范”。从毁灭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汶川见证了一个政党执政为民的信念,见证了一个国家众志成城的力量,也见证了一支军队对人民的如山大爱。

汶川10年,让我们更加坚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汶川灾后重建,是人类救灾史上罕见的浩大工程,是对我们党应急动员能力、资源调配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全面检验。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第一次为一个地方灾后恢复重建制定总体规划和法规条例,第一次为灾区重建启动大规模对口支援……无论是非常态的制度安排还是常态化的制度实践,都生动体现着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科学决策的政治能力。正如习主席今年初在四川考察时所说,灾后恢复重建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汶川10年,让我们见证了社会主义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制度优势。灾难的发生不分国度,但应对灾难的方式和结果却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而迥异。一个国家处理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往往是衡量其制度优劣的重要尺度。在汶川灾后重建中,对口援建夜以继日,建设进度一日千里,五湖四海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在这里聚集,全国各地灾害防治、恢复重建的经验在这里交汇……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出无以比拟的国家集体意识、政治动员广度、组织指挥能力和政策推进力度。汶川成为“中国探索”的实验场、“中国力量”的汇集地、“中国道路”的浓缩版。汶川10年,更加坚定了全军官兵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我军是人民子弟兵,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队伍。汶川地震发生后,人民军队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第一时间展开救援,第一时间排除险情,承担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创造了“世界上任何一支军队无法复制的奇迹”。相对于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救援,灾后恢复重建更为艰巨、复杂和漫长。人民子弟兵全力投入抢通道路、恢复基本秩序,体现出非凡的“八一速度”;全力参与修路架桥、援建校舍民居,彰显出过硬的“八一标准”;全力开展心理援助、投入文化重建,洋溢出浓烈的“八一情怀”。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军队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指挥,保持和发扬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勇挑重担、主动作为,和社会各界一道,全力帮助灾区开展恢复重建,让一个锦绣巴蜀重还人间,创造了世界灾后重建史上的又一次奇迹。

汶川10年足以见证,人民军队只要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做人民信赖、人民拥护、人民热爱的子弟兵,就一定能构筑起众志成城的铜墙铁壁。全军官兵要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牢记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的神圣职责,坚决保卫人民和平劳动和生活。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保持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关系,永远做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要积极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以实际行动为人民造福兴利,不断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

度尽劫波山河壮,浴火重生天地春。“我们的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风险和挑战。”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只要我军始终做到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就一定能够从容应对征途上的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共同绘就一幅更加绚丽多彩的恢宏画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