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新蜀道,铺就绿色小康路

2018-05-12 23:20:3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5月的川西大地苍翠欲滴,繁花竞放。沿岷江而上,顺岩崖而行,川西高原上,一条条飞跨江河连通南北的桥梁公路穿山越谷,擎起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

“沧海桑田,今非昔比!”“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时任阿坝军分区组干科长的梁雪东迅速投入救援。10年后,他再次谈起震区之路,依然很感慨。

大地震发生第二天,数万官兵紧急驰援灾区,却无路进入汶川。在梁雪东的记忆中,地震使灾区的道路几近瘫痪,而作为挺进汶川最直接的路径——都汶公路,从第一个塌方点紫坪铺电站到汶川县不足78公里,损毁路段却近35公里。

灾区群众生存的希望和重建家园的愿望,都被寄托在一条条伤痕累累的蜀道上。10年前地震发生后不久,习近平就冒着余震赶到抢通现场,嘱托抢险人员尽早打通这条连接阿坝州和外界的交通生命线。抢通战役艰苦卓绝,4000多名施工人员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最终实现全线通车。

如今,当年的道路抢通现场,新建成的都汶高速公路穿越而过。近50公里长,起于都江堰,止于汶川县城南凤坪坝,全线23次往返跨越岷江,有桥梁39座、隧道9座,将汶川至成都的行车时间由过去的3个多小时缩短为1.5小时。

道路修通了,出行方便了,灾区人民的心情也更舒畅了。都汶高速的贯通,为“汶川三宝”(甜樱桃、脆李子、香杏子)拓宽了销路。去年,汶川县仅此一项就实现产值5亿元。同时,都汶高速还带动了沿线田园风光旅游、民族特色旅游的繁荣发展,沿线百姓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山腰微雨,草木葱茏,薄雾似纱。车辆在都汶高速上疾行,不时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透过车窗,记者看到不远处的河谷中扎下一个又一个高大的桥桩,工程车在已连通的桥桩间来回忙个不停……道路建设的火热场面让人振奋不已。

“这是正在建设的汶马高速,将于2020年前后建成通车。”随记者一起采访的四川省军区政治工作部干事孙绍建,一直关注着灾区的交通设施建设。他介绍,汶马高速全长约174公里,建成后将成为连接汶川到阿坝州首府马尔康的重要通道。

听了他的介绍,记者借助手机查阅“汶马高速”的资料得知,目前这条高速土建工程已完成超过60%。预计今年底,除个别地质灾害严重路段外,将分段通车100公里以上。届时,当地交通出行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

在灾区,道路就是希望!10年来,奋战在灾区交通建设一线的英雄们不仅重新修复了许多地震中损毁的道路,而且新建了3200公里的灾区生命线交通网。不断延伸的高速公路和乡村道路,从根本上改写了蜀道难的出行历史。

“未来,汶马高速将被打造成深入阿坝州的一条民生走廊。”打开话匣子的孙绍建接着说,汶马高速全线将设11处互通式立交,串联起阿坝州桃坪羌寨、古尔沟温泉、卓克基红色旅游景区等众多景点,助力沿线地区将旅游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10年前,一条条道路铺就了抢险救灾的生命网;10年后,一条条道路更是串起了灾区群众迈向美好明天的期望。

随着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受灾地区也脱胎换骨变了模样。古镇映秀的街道上,一排排特色浓郁的新居错落有致,一座座种植基地生机盎然,一派繁荣发展的新景观。

道路的发展,也见证着真情。映秀东村南口,一条宽阔平坦的道路从游客脚下向羌寨延伸。映秀人为这条由广东省东莞市对口援建道路取名“大爱路”,意在感恩他们的无疆大爱。

十年自难忘,通途烬中生。新的时代,一个脉络清晰的现代大交通格局在川西高原上熠熠生辉。那一条条大路、一座座桥梁,必将托起灾区群众迈向全面小康的新希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