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今天,你能读懂荣誉室里那把电镐吗?

2018-05-17 22:45:41 信息来源:中国军网综合发布者:isen点击量:

  今天,你能读懂荣誉室里那把电镐吗?

  ■陆军某工程维护团一营三连指导员 刘彦男

 

  该连放置在荣誉室的“传家宝”——电镐。

  授课背景

  最近,细心的陆军某工程维护团一营三连指导员刘彦男发现,有的年轻官兵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器材不够爱惜,施工结束后保养器材不够认真。为此,在“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课堂上,刘指导员“请”出了连队荣誉室里那把先辈曾经像爱护生命一样倍加珍惜的电镐,给全连官兵上了精彩一课。

  课堂回放

  前两天,我发现有部分同志对施工器材不够爱惜,存在保养不够及时的问题。有人认为,施工器材是用来施工的,能够保证正常使用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保养得那么好。今天的授课咱们就从讲桌上的这把电镐讲起。

  1966年5月24日,时任连队保管员的龚家宏和平时一样,在清点完物资后随连队战友进入坑道施工。突然,通讯员神色慌张地跑进坑道通知:“坑道有垮塌征兆,上级让你们迅速撤出!”听到消息,现场指挥员立即组织施工官兵第一时间撤出了坑道。

  已经跑到坑道口的龚家宏突然脚步一顿,似乎想起了什么,转身往回跑,边跑边喊:“我回去拿电镐!”尽管摔了好几跤,也受了一些皮外伤,但龚家宏抱着电镐从坑道奔出来时,就跟抱着自己孩子一样一脸欣慰,而全连战友也像迎接功臣一样拥抱了他。在之后的施工中那把电镐一直陪伴着官兵,并在工程竣工后,进入连队荣誉室,保存至今。

  可能有的同志会认为,不就一把电镐么,值吗?如果我们了解当时的施工环境和条件,恐怕就不会这么想了。这把电镐是连队当时唯一的“现代化”工具,没有电镐,连队在施工过程中只能用大锤砸、用钢钎撬。在施工任务最紧张最繁重的时候,这把电镐是全连官兵的“宝贝疙瘩”,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作为保管员的龚家宏更是恨不得每天搂着它睡觉。在异常艰苦的施工条件下,老班长心中念着的就是保护好、使用好这把电镐。

  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了这把电镐的意义。它不仅仅是连队的“传家宝”,更是前辈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精神的生动写照。同时,它也见证着我们的装备转换升级,激励着一茬又一茬的战友为国防工程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我们连队现在也不乏“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战友。连队电专业四级军士长陈林威不仅任务面前敢冲锋,而且对器材装备认真负责,在之前一次高强度施工作业中,他拿出有限的休息时间默默地给施工器材除锈、上油,整个施工过程中他负责的器材没有出现任何损坏,保证了施工进度按计划推进。

  战友们,我们手中的施工器材就是我们的武器,虽说时代在变化,但我们工程兵以装备为生命的精神不能丢,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红色基因不能丢。作为新时代的工程维护兵,我们必须守护好自己的“精神资产”,真正做到“守大山就是守江山、守洞门就是守国门”,守住我们的红色江山,讲好我们的红色故事,担当起我们的强军重任。

  (白 萌、刘子源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