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焦锋利:“普通人,也要干点不普通的事”

2018-06-27 16:54:02 信息来源:新华社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济南6月26日电题:“普通人,也要干点不普通的事”——陆军第80集团军某陆航旅机务营军械师焦锋利的心灵独白

  新华社记者刘小红

  我是一名普通的军械师,如果不是采访,您在人群里不会注意到我。

  大家关注我,是因为我捣鼓出了直升机新式校靶系统,获得3项专利,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把原来10多个人花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变成一两个人20分钟内完成。这个系统缩短了战机战场准备时间,提高了出击效率,提升了战斗力。

  如果您问我:焦锋利,你咋想起搞这个系统呢?这个问题一下子问到我心坎里了……

  “我们不是没有用武之地,只是还没找到用武之地。”

  2003年,我大学毕业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军械师。不久,我在同批战友中第一个成为业务骨干。

  时间流逝,随着新鲜感消失,特别是单调繁重的机务工作和当初想象的金戈铁马截然不同,我感觉自己没有用武之地,那段日子,打不起精神,干啥都没劲。

  转眼到了2005年,当时机务队人少,但挂载弹药却要几个人一起抬挂,费时费力。我就琢磨,能不能搞个东西替代人力?当晚,我就开始捣鼓。半个月后,我造出一辆“直升机武器挂车”。一试,省时、省力,成功了。这项发明被全军推广,还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奖。

  这个事对我触动很大: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普通人,也要干点不普通的事。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用武之地,只是还没找到用武之地。

  我的精气神又回来了!

  “心怀忧患,行动就有发力点。”

  满血复活的我,瞄上了一个“大活”!

  2006年,我任军械分队分队长。当时,直升机打靶已成为常态。直升机每次挂载弹药前要校准武器系统,校靶费时费力,每次都要10多个人耗两三个小时。假如战斗紧急,直升机根本来不及校靶迎敌。

  更迫切的是,这种校靶方式无法在野战环境下实施,战机若要二次挂弹出击,必须返回机场。

  心怀忧患,行动就有发力点,创新校靶方式的念头在我心里萌芽。外军已研究出快速校靶系统。我们早一天搞出来就多一份胜算。

  踌躇满志开始研究后,我才发现,这项研究涉及光学、信号处理等多领域专业知识。我意识到,是时候给自己充电了!

  为了安心上学,我申请辞去行政职务,带着课题,系统学习了与校靶系统研究密切相关的课程。

  “设计的分毫之差,都是战场胜败关键!”

  学成归来,我很快投入校靶系统研发。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

  立项遇难题。一位老专家含蓄地说,这种设备其他军兵种都急需,也给军工企业下单研发过,但都失败了。我明白他的意思。也难怪,专家们都研究不出来的东西,谁会相信一个基层普通军械师呢?

  可我不服气。我请爱人帮忙翻译,研究了许多国外资料,掌握了该领域在国际上的现状。专家们不但问不倒我,还向我请教。我趁机反复汇报设计原理、思路。终于,我的项目获得评委最高打分,成功立项。一家军工企业看好校靶系统前景,提供资金合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接连取得了2项阶段性成果,获得国家专利。

  然而,新难题让我猝不及防。2016年,在研发关键阶段,由于突破不了某项测量技术难题,校靶系统模型机虽然降低了人的劳动强度,但在缩短校靶时间上没有突破。

  当时的我感到绝望:数百万元的零部件发挥不了作用,合作企业撤资、撤人,只留下我和空荡荡的办公室。

  在艰难的日子里,旅党委不仅提供了经费支持,还为我选配助手,腾出专门工作室……旅党委的信任和支持让我重燃斗志:必须把这个系统研发出来!

  经过3个月的不懈努力,我攻克了难题,设计出的第三代模型机,实现了1到2人30分钟内,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完成校靶!

  有厂家希望立即投产,抢占市场先机。我说,不行,还有改进余地。

  设计的分毫之差,都是战场胜败关键!

  一年后,第四代模型机定型并通过鉴定:比第三代机耗时又缩短10分钟!

  新校靶系统便于野战携行,省时省力,不受地面环境限制,而且操作更简洁、精度更高。

  现在,我又瞄上了另一个“大活”:将校靶系统推广到其他武器平台上使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