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来吧少年!“航天员特训营”欢迎你

2018-08-16 06:26:27 信息来源:新华社发布者:isen点击量:

  营员在“少年航天员特训营”体验活动中走近航空航天,放飞梦想。郭丽娟 摄

  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郭丽娟)为期一周的“少年航天员特训营”活动近日圆满结束。活动期间,在“寻找少年航天员——我在空间站一天”征文活动中获奖的小作家们化身“少年航天员”,走进北京航天城、长征火箭工厂等地,进行“探梦风洞飞行体验”“航空航天科普体验”等活动。

  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的“少年航天员特训营”开营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山、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等,为“寻找少年航天员——我在空间站一天”征文活动一等奖获奖学生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介绍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与中国空间站建设展望,并满怀深情地寄语青少年要热爱祖国、热爱航天、热爱科学,长大后为祖国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时,来自五湖四海的“少年航天员”和我国首位“太空教师”女航天员王亚平纷纷合影留念。在聆听了《航天员是怎样炼成的》讲座之后,他们对“特别能吃苦”有了切身的领悟。来自福建长泰的徐闳旻说:“航天员经历过那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训练之后,还能展示出那样励志的精神面貌,我觉得航天员很了不起!”

  营员体验降落伞阻力赛跑。郭丽娟 摄

  在航天科普展览馆,一个个金光闪闪、高达数米的卫星模型吸引了“少年航天员”的注意。来自北京的吴泓谕说:“我一直以为卫星都和‘东方红一号’卫星一样,没想到在这里看到的卫星‘体型’居然如此庞大,完全改变了我对卫星的认识!”

  走进天津航天基地大火箭工厂,巍峨宏伟的测试塔架再次震撼了“少年航天员”。“庞大的火箭如何进行稳定性测控?陀螺仪是用来做什么的?这些问题我回去要好好研究一下。”来自山东诸城的吴梓谦说到。

  在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普基地,我国首批航天员陈全从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方面对“少年航天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科普讲解。“我觉得航天员的训练难度不可思议,我无法想象有人让我在转椅上连续旋转15分钟会是什么感受!”在特训营体验过一分钟滚环模拟训练的张羽说。

  营员进行风洞飞行体验。郭丽娟 摄

  在航空飞机飞行体验和风洞飞行训练中,通过飞行员对空气动力学和航空飞机发展历程讲解,“少年航天员”放飞了自己的飞行梦。“被风吹起来的在空中飞行的瞬间,我感觉自己像在做梦,并且在从高处降落的瞬间有非常明显的失重感受,联想一下,我觉得航天员在太空失重环境中生活真不简单!”来自山东青岛的周奕博说到。

  “寻找少年航天员——我在空间站一天”征文活动属于“中国空间站青少年科学实验计划”航天科普系列活动,旨在激发青少年增强创新实践能力,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中国航天基金会支持,北京航天情报与信息研究所承办。自4月中旬开展以来,在广大青少年中掀起了“争做少年航天员,憧憬中国空间站”的科幻创作热潮,吸引了全国32个省市区的1600多所学校师生参与,共征集作品20000余篇。经权威专家多轮评审,一大批崇尚未来世界,畅想太空科技的优秀作品从中脱颖而出。

  营员代表从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刘会强和北京航天情报与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吴锋手中接过“少年航天员特训营”营旗。郭丽娟 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