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号称新型“陆战铁拳” 这个营的血性胆气哪里来

2018-08-16 06:26:54 信息来源: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发布者:isen点击量:

  陆军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官兵发射火箭爆破器开辟通路(7月28日摄)。杨再新 摄

  新华社长春8月15日电 题:号称新型“陆战铁拳” 这个营的血性胆气哪里来

  李亮、陶李、刘小红

  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一支英雄的部队。

  战争年代他们英勇善战让敌闻风丧胆,和平时期紧贴实战练兵备战,永远有股舍生忘死的勇气。

  他们的血性胆气哪里来?

  血性胆气,从“听党话跟党走”忠诚基因里来

  狼牙山伏击战、百团大战、千里挺近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一营这支建立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部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营党委把致胜原因归结于听党话跟党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该营以学习毛著闻名获得十面红旗之殊荣。转型以来,该营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砥砺奋进的“定盘星”、攻坚克难的“压舱石”,创造了全军多项第一。

  陆军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官兵进行狙击训练(7月28日摄)。杨再新 摄

  理论越学越透,思想越悟越清。随着转型进程的不断推进,一营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意志越来越坚定。

  2015年9月,面对转型试验任务,100余名老兵主动在推迟复员申请书上按下手印。炮手金虎,本来决定10月举办婚礼,当听到部队需要他们参加实装检验时,和他相恋8年的未婚妻商议推迟婚期,决定在沙场上再当一回尖兵。

  上等兵陈浩南,入伍前家里“管不住”。去年春节前,陈浩南把平时积攒的1000元津贴寄回家。惊叹之余,父母决定来部队看看这个以前“不懂事的儿子”。在连队,父母发现儿子大变样,床前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学习书籍,不禁喜极而泣。

  陆军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官兵进行陆空联合演练(6月26日摄)。杨再新 摄

  去年,该营百名退伍老兵重回“娘家”,年龄最大的67岁。临别时,感慨道:“一营学毛著的先进红旗没有倒!”

  思想上牢靠,行动上可靠。去年,一营作为“种子”单位,向其他营连输送70多名干部骨干,有近100人进行了岗位调整,官兵二话不说,听令而动,打起背包就走。

  血性胆气,从敢叫响“向我看齐”党员骨干身上来

  “向我看齐”是一营党员骨干叫响的口号。

  那年,部队刚组建,百业待举,连长刘巍却因脚踝骨折卧病在床。

  “作为党员干部、连队主官,我有责任带领大家一起攻关克难。”刘巍不顾众人反对,毅然提前出院。

  由于腿脚不便,白天,他拄着拐杖带领大家钻研新装备,夜晚,把学习桌搬到床上,书不离身,笔不离手。年底,刘巍硬是把全连数十个专业学了个遍,样样精通,为全连官兵树立了榜样。

  陆军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组织单兵防空导弹射击(2017年1月14日摄)。刘议闪 摄

  那次,上级组织装备联调联试。教导员于林新主动请缨,带领100多名骨干,和厂方一起对全营指控通信装备展开技术攻关,全面检测复杂地形、复杂电磁环境下装备性能。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历时50多天,采集3000多组数据,提出近百条装备编配优化改进意见,比预定时间大幅提前。

  这年秋天,上级首长视察一营。由于各连队编制、装备不同,专业跨度大,只有营长了解最全面,但此时营长却在外执行任务。

  “让我来。”一名解说员从突击车底盘型号开始,逐项介绍全营装备技战术性能、战术运用。讲解翔实准确,首长非常满意。

  “你是营长吧?”“首长,我是教导员。”

  于林新的回答使首长大感意外。

  后来,全旅干部军事综合考核,于林新荣获总评第二名。

  部队刚组建时,下士张亚星担任无人机班班长,让他意外的是,无人机班竟然没有无人机。

  飞机还没到,那就先把理论学扎实!不到一年,张亚星硬是啃下了4部专业书籍,笔记记了厚厚的几大本。无人机配发仅仅一个多月,他就首次成功使用无人机侦察目标,协助炮兵进行火力打击。

  “咱们一营,无论军事还是政工骨干,都懂装备、会指挥、能打仗!”一营官兵自豪地说。

  行动是无声的教育,榜样是无穷的力量。如今,在一营,从营长到士兵,从教导员到指导员,人人精通本职,熟练掌握多种武器。

  骨干带头,人人本领过硬,这是一营最大的底气!

  陆军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组织夜间实兵实弹演练(6月28日摄)。杨再新 摄

  血性胆气,从“凝聚团结”的氛围中来

  一营的凝聚力、团结力,全集团军闻名。

  调整组建之初,一营从数个单位,抽调补充了10多个专业近200名技术骨干,来自多个单位人员,就像大豆、扁豆、玉米撒在一个盘子里。

  不少官兵嘴上无杂音,心中有波澜:担心在新单位被“另眼看待”,害怕入党考学、立功受奖排不上号,心有隔阂,迟迟拧不成一股绳。

  人聚更需心融,身入更要心入。一营党委紧紧扭住思想这个“总开关”,开展合编合心合力教育,组织群众性大讨论活动,奔着现实问题发力,吹散思想迷雾,消除官兵顾虑。立功受奖,不搞亲疏圈子,不问昔日出身,一视同仁,靠实力说话,不到一年,就形成凝神聚气的好氛围。

  演练场上,陆军第78集团军某合成旅一营官兵面向党旗宣誓(2017年6月30日摄)。刘议闪 摄

  这几年,一营畅通监督渠道加强风气建设,敏感事务及时公开,在营区醒目位置公示旅纪委成员联系方式,设立风气监督箱、开通举报专线,与旅网上举报信箱一起,形成线上线下全覆盖,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改革转型,一营面临的都是全新课题,难免要啃“最硬骨头”。近年来,一营先后完成百余次重大演练和武器装备试验,越是艰险越向前、越是困难越挑战,出色地完成任务,展现出了过硬本领和过人的血性胆气。

  难怪大家都说:有血性、有担当,险难任务抢着上,干事业就得有一营这样一帮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