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军科研究员吴飚以实战需求为牵引不断创新攻关

2018-08-24 01:00:41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军科国防工程研究院研究员吴飚以实战需求为牵引不断创新攻关——

  冲锋在科研战场

  日前,中原大地某野外试验场,伴随一声巨响,模拟导弹准确命中靶板。

  此时,一位个子不高、面部黢黑的军人,无暇拭去脸颊上簌簌滚落的汗珠,百米冲刺般奔向靶板,迅疾拿出科研仪器采集数据。

  这是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研究员吴飚带领武器效应与毁伤评估团队,连续对一个重大科研课题进行的第17次野外实爆试验。这一重大课题旨在提高武器打击威力的同时摸清作战防护规律。

  随着武器侵彻威力不断增强,加紧研制攻关某新型国防工程项目成为紧要科研课题。

  吴飚主动请缨担任项目组长,首创提出该项目的设计方法、结构形式、尺寸参数,完整设计出考核验证试验。目前,这项科研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防工程建设。

  几年前,外军提出研制某新型武器。吴飚敏锐意识到该新型武器将会对防护工程造成威胁,他带领科研团队与武器研制部门联手,在国内率先展开研究攻关。

  近年来,吴飚以实战需求为牵引创新科研模式。2015年初,我军某导弹研制遇到“卡脖子”技术难题,试验工作无法继续开展,有关单位紧急求援。吴飚带领团队临危受命、远赴大漠,担任现场总指挥的他果断改变原有方案,大胆创新方法,最终保障试验圆满成功。

  矢志攻关,吴飚不仅眼光敏锐、行动迅捷,忙起来还有一股子韧劲。

  他承担的科研项目,从方案制订到具体操作,再到研究结果分析推广,从来没有半点马虎。他审阅过的项目总结报告,连一个标点、一个公式以及参考文献都要认真核准。

  每次出发,吴飚都随身携带6件物品:一架照相机、一支钢笔、一本日记本、一包饼干、一小暖壶开水、一把黑雨伞。同事戏称,这是吴飚科研“六件宝”。

  这些“宝贝”看似简单,在他那里却发挥着大作用——相机用来随时拍摄试验现场,笔和本用来第一时间记录数据,就连雨伞,也不是为个人挡雨遮阳,而是为了关键时刻保护试验数据。

  正是靠着这样一股韧劲,吴飚参与完成20余项科研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专利6项,个人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赵杰、周超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