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歼-10首飞试飞员首次公开亮相 

2018-11-09 01:56:19 信息来源:新华社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广州11月7日电题:歼-10首飞试飞员首次公开亮相 飞遍歼-10各型号

新华社记者张玉清、于晓泉、黄书波

“虽然因为年龄原因,我不能再飞上蓝天,但我还在为国家的航空工业、为空军的武器装备发展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歼-10首飞试飞员雷强7日在第十二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表示。

歼-10战机首飞20年后,这是首飞试飞员雷强第一次公开亮相。

曾任空军某试飞大队大队长的雷强,是歼-7C/D/E飞机的首飞小组成员,飞行过国内外22个机型,试飞了交付部队的战机200余架,培训外国飞行员60余名,累计飞行有人机3500小时、无人机2000小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次、一等奖3次。

从二代机到三代机是一个大跨越,它所带来的是设计理念、作战方式的巨大变革,对试飞员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不仅要完成各种试飞任务,还要全程参与飞机的研制工作。

在雷强30多年的试飞生涯中,歼-10的首飞是最不寻常的。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研制第三代战机——歼-10。雷强作为试飞小组成员,从设计阶段介入一直到首飞。

曾任歼-10行政总指挥的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刘高倬表示,歼-10在立项研制时,定下三大目标:研制一款新型战机、创造一套创新研发体系、锻炼一支能研制跨代新机的创新型队伍。

“1990年,我第一次见到歼-10的模型。”雷强对歼-10的第一印象是,这个有腹部进气道的家伙像一匹“天马”,很有气势。

为了歼-10试飞,雷强赴国外学习培训。面对外国专家“中国有试飞员吗”的傲慢质疑,雷强用行动给出了答案——把高难度飞行动作“‘眼镜蛇’机动”飞了44次,并攻克了小速度斤斗等一系列高难度试飞课目……

学成归国后不久,战友卢军在一次尾旋飞行中意外牺牲。此时,这项工程的首飞试飞员中,能够完成尾旋飞行的只剩下雷强一人。

1998年3月23日,中国歼-10战机首飞。

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飞行,我国从此有了自主研制生产的第三代战机,我国的航空工业和空军力量建设从此走向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

“按计划,我在近空绕行三圈就下来,但油量表显示充足,就申请能不能再飞一圈。”雷强说,经过指挥员同意,自己又做了一次通场后落地。这次飞行,他创造了出厂试飞史上的10项第一。

经过7年的试飞,雷强完成了歼-10的全部试飞课目。“我曾飞过歼-10A、歼-10B、歼-10C。”雷强表示。

在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幕式上,歼-10B战机加载矢量喷口飞行,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

“这次表演,歼-10B完美地做了5个国际公认的过失速机动动作,包括‘眼镜蛇’机动、‘榔头’机动、‘赫伯斯特’机动、‘大攻角滚转’和‘直升机’机动。”雷强表示,也就是说,歼—10B飞机具备了过失速机动能力。

他介绍,在空战中,加载矢量推力,有了过失速机动,战机可以在被动情况下很快转为主动。“歼-10目前是我国的主战飞机,其特点是轻、快、高,作为国土防空和攻防兼备使用,与国外的同代飞机相当,是国土防空的利器。”

作为目前中国空军战斗机试飞员队伍中年龄最大、飞行时间最长、参与试飞课目最多的资深试飞专家,雷强表示,过去几年飞一个型号,现在一年飞几个型号。“有幸参与并见证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腾飞,我很幸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