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农历: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77军某旅在改革调整中移防到前辈战斗过的战场

2018-11-29 03:03:41 信息来源: 解放军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166

原标题:第七十七集团军某旅在改革调整中移防到前辈战斗过的战场——弘扬“两不怕”精神再战高原

子夜,海拔4400多米的高原腹地寒风凛冽,第77集团军某旅一场跨昼夜实兵实弹演练进入火力打击阶段。

“副营长带3名副连长,抓紧时间配比3种特型弹药;榴炮连连长密切跟进各弹种作战数据采集;指挥连连长5时前上报预备阵地准备情况……”坐镇营指挥车的炮兵营营长黄睿一串密集的指令,把火力打击难度系数又调高了一档。

多个波次、多型弹药火力打击后,天色已微亮,“敌方”阵地上,无论是点目标还是面目标都被摧毁,营属火炮打出了高于预想的成绩。

阵地这头,指挥演练的副旅长汪海东难抑兴奋:“把夜间射击、大仰角射击、特种弹射击等重难点课目并行组织,采集了许多宝贵的作战数据。”

硝烟散尽,战车列队凯旋的剪影中,一面飘扬的旗帜格外醒目,上书8个遒劲的金色大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上世纪50年代初,历尽艰险、徒步进藏的18军参与修筑堪称“天路”的川藏公路。开进到皮康崖险段,筑路部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几十米高的陡壁,状如刀砍斧削直插云霄。任务前,负责该段的该旅二连前身连队官兵在请战书上写下了这样的誓言:“我们的战士都不是神仙,而是凡人。但我们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经过全连2个月的艰苦奋战,官兵终于打通了道路。

在1962年10月的一次战斗中,二连六班班长阳廷安高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跟我来,打进去!”的口号,全班只剩一人依然继续战斗,战后被国防部授予“阳廷安班”荣誉称号。

1963年2月,时任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向毛主席汇报作战情况时,毛主席欣然提笔:“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官兵“入营第一课”是重温“两不怕”历史故事,每逢重大任务都进行“两不怕”精神教育……60多年来,“两不怕”精神在这支部队代代传承,成为官兵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密钥”。

去年改革大考来临,该旅调整至高原驻防,追随18军的足迹,回到了前辈战斗过的战场。

从温润平原到风雪高原,官兵始终斗志昂扬:在高原安家当天,他们就展开训练,第二天就组织实弹考核。不料,大家的热情在成绩张榜后受挫:往常熟练掌握的单兵轻武器,来到高原却失了准头;军用地图识用并非难题,走上高原却时常“掉向”;高原地区通信容易受扰,简易通信也频繁出错……

挥师高原后的首场议训会上,旅党委深刻反思:要想征服高原,不仅要弘扬“两不怕”精神,还要赋予“两不怕”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仗打到哪里,“两不怕”的旗帜就插在哪里。面对困局,率先叫响这一口号的该旅二连官兵再一次挺立潮头。机动至皮康崖路段,指导员张庆彬在休息时组织随机教育,把理论课堂摆在英雄血汗浇灌过的土地上,全连官兵备受鼓舞。到达演训场,连长刘涛带着请战书找到旅党委——“先行先试,二连来当!”

不到1个月时间,二连集智攻关,和当年战天斗地的筑路先锋一样,逐个难题破解,列表对账销账,围绕高原作战重点课题,设置10多种战术情况,在难局、险局、危局中研练作战能力,采集整理了多组高原作战数据在全旅推广。

靠着“两不怕”精神这个“传家宝”,全旅高原实战能力建设很快取得可喜成绩:进驻高原半年后,战区陆军组织单兵高原军事技能考核,该旅官兵人人合格,优良率达到82.5%。(陈鹏、张军、孙利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