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潜海尖兵

2018-12-16 02:44:4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只有0.3平方米、常常是40摄氏度的战位,伴随着肖海生度过了22年的军旅生涯。作为东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二级军士长,肖海生在这个逼仄的空间里,用勇敢、坚韧和智慧留下了一组闪光的数据:先后执行战备远航、极限深潜、亚丁湾护航等50多次重大任务,安全潜航18万海里,两次荣立二等功,7次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

近年来,作为海军首位AIP技师,肖海生累计出海1100多天,保证AIP系统可靠运行数千个小时,使得我军的常规潜艇成为一柄名副其实的深海利剑。

数据也许显得有点“冰冷”,但战友们给了肖海生最为火热的赞誉:潜海尖兵!

敢于冲锋的兵

AIP,英文“不依赖空气推进装置”的缩写。只要用上这套推进系统,常规潜艇就会变得 “不常规”。

某潜艇机电长马颖,把AIP系统比喻成一匹野马,驾驭得好就能让潜艇叱咤大洋,驾驭得不好就可能造成艇毁人亡。使用过这项世界先进技术的外国专家,形象地把AIP系统称作水下“火山口”,储存着易燃液态燃料的高压罐体,犹如“定时炸弹”。

谁敢来坐在“火山口”上,驾驭AIP系统这匹野马?

肖海生站了出来:“当潜艇兵,就要驾驭最先进的潜艇,接受最严酷的挑战;我是一个学机电的老兵,我不站出来谁站出来?”

自从进入实装操作,肖海生就与死神相伴。那年,潜艇装上AIP系统后,要做一个水下超压排放试验。和以往试验一样,肖海生坐在集控室里,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显示的参数,突然,潜艇舱底传来一阵刺耳的气体喷射声。肖海生毫不犹豫地拿起手边的护目镜、专用手套和口罩,边穿戴边冲出集控室。

拽开通往舱底的盖板,一股白色烟雾冲了出来。肖海生来不及多想,冲进烟雾,顺手将盖板反盖住。“盖板反盖,意味着把危险留给了自己。”机电长马颖说。

舱底被烟雾笼罩,伸手不见五指。原来是燃料出现泄漏,速度之快、泄漏量之大,前所未见。如果得不到及时控制,艇员可能会中毒,若遇到静电甚至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危急时刻,肖海生没有半点迟疑,在弥漫的烟雾中摸索着前行。他循着喷射的声音,在数十个阀门中准确地拧死那个出了问题的阀门,成功化解了危情。

处置险情只用了20秒,肖海生却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考验。谈起这次危情处置,他淡定地说:“很多人介绍我时都说,肖海生是中国潜艇AIP系统操控第一人。当危情出现的时候,我这个AIP专业技师不冲在最前面,对得起这个名号么?”

AIP系统在我国的研制和使用,是一项开创性的探索,没有先例可借鉴。与AIP系统打了10多年的交道,肖海生遇到大的危情不止一次,小的故障不计其数。只要是在现场,冲在最前面的一定是肖海生。

追求卓越的兵

肖海生给周围人留下一个共同印象:认真。

出海远航,潜艇犄角旮旯的一根线头,他会不厌其烦地拿着手电筒,探着脑袋,反复检查。远航归来,在巡检登记簿上,这根细小的线头竟然被反复检查了376次。

有时候,肖海生认真得甚至让人“烦”。

对于AIP系统这个全新的知识领域,肖海生学习起来相当投入,加班加点成了常态。在课堂上,肖海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常常让教员“卡壳”。AIP系统进入试验和列装阶段后,肖海生常常缠着科研院所的专家和生产厂家的工人师傅们追问。后来,专家和师傅们见到肖海生都躲着走。

如今,谈到肖海生,那些曾被他“烦”过的专家和师傅们,先是直摇头,接着不断点头。摇头是因为肖海生太较真了,让大伙儿吃了不少“苦头”;点头是佩服肖海生对学习和工作那股认真劲。

肖海生的确让人佩服。他跟随厂家一位八级师傅学技术,不到一年时间,他成了八级师傅的师傅;某艇的热气机改装后无法启动,厂家的工人师傅解决不了,负责产品设计的专家也找不到问题症结,肖海生建议置换一个调节器,结果热气机恢复正常;肖海生根据自己使用的经验,对AIP系统某关键部件进行了升级改造,经过反复试验,使其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不仅为一艘潜艇节约了近千万元的维修经费,还有较高的军事和科研价值,甚至引领了该部件的科研方向和后续潜艇的建造……

肖海生自己也坦率地说:“我做事就爱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给肖海生不断带来甜蜜的“烦恼”:好几个地方单位来“挖”他,许诺高薪,大城市户口,解决家属就业,孩子可以进入好学校……

熟悉肖海生的官兵坦言,10多年来,肖海生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并形成近百万字的各种操作流程、工作手册、规章制度,以及数十项革新成果,如果用于商业化,足以让他坐拥一座金山。

面对各方抛来的“诱惑”,肖海生只接受了一个“绣球”:接受海军潜艇学院对他的聘请,担任终身兼职教授。

如今,某支队乃至潜艇部队AIP专业人才,直接或间接都是由肖海生培养出来的。他徒弟的徒弟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AIP技师。

肖海生说:“一个人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我有责任把自己所掌握的AIP专业知识教给战友们,为海军培养更多的AIP技师。”

出奇制胜的兵

AIP系统的研发、生产、使用过程中,碰到的难题不计其数。

肖海生是“跑最后一公里”的那个人,AIP系统能不能形成战斗力,一定程度上得看他。

坐在“火山口”锤炼了10多年,肖海生没有辜负大家对他的期望和信任,练就了一手“金钟罩”——能罩住各种故障和险情的绝活。

曾担任肖海生所在艇艇长的某潜艇支队副支队长倪跃忠,更愿意把他称之为 “定心丸”。支队不管哪艘艇出海远航,只要带上肖海生,大伙儿心里就踏实多了。

肖海生有多“神”?

在大洋深处潜航,AIP系统的一段管路出现“状况”,别人束手无策,肖海生拿着榔头敲了几下,管路立马恢复正常。

一次极限下潜,AIP系统某处出现燃料泄漏。情况紧急,在超低温下如何封堵?肖海生灵机一动,拿来一块湿乎乎的抹布,往泄漏处一裹。由于燃料温度极低,被抹布裹住的泄漏处很快就冰冻凝固,险情随之解除,“冰封疗法”一举成名。

几年前的一天,正在某海域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的某潜艇采取战术机动时,广播中突然传来急促的呼叫声:“肖技师速到五舱!肖技师速到五舱!!”

听到呼叫后,肖海生迅速冲往舰艉。当他打开舱门时,一股浓烈的焦糊味裹着热浪扑面而来。2号机组的一台电机出现故障,温度陡升到100℃。

情况异常紧急。肖海生二话没说,顶着热浪,马上投入到紧张的抢修工作中。10多分钟后,浑身被汗水浸透的肖海生排除了故障,2号机组恢复正常。

肖海生常常化险为夷。记者问他,奥秘在哪里?

不苟言笑的肖海生笑了笑,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全装在这里面。”

的确,肖海生敢用榔头去敲击管路,是因为他对那些管路太熟悉了,AIP系统数公里的管路、几百个阀门、近千个技术参数都装在他的脑子里;故障出现时,肖海生能及时准确地找到故障点,是因为每一次出海前,他都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很多预案全装在他的脑海里;碰到难解的问题,肖海生能灵光乍现,是因为他平时注重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

拥有超常的技能,必有超常的付出。“潜海尖兵”是如何炼成的?其实,肖海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了很清楚的回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