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美日强化反舰部署意欲何为

2019-02-21 23:29:44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据日本《产经新闻》近日报道,驻日美军计划2019年在冲绳部署岸舰导弹,以及“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系统(HIMARS)和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等反舰武器。此前,美军前任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曾鼓吹在宫古海峡附近部署反舰导弹,以遏制中国海军进出第一岛链。

由于陆军战术导弹系统最大射程可达300公里,所以理论上只要在宫古海峡任何一端部署这样的武器,就能实现严密封锁。美军此举可谓“图穷匕见”,其用心路人皆知。

反舰理念的变化

其实在2018年8月的“环太平洋-2018”联合军演中,美国海军、陆军以及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海基、岸基反舰力量就进行了首次联合反舰演习。值得注意的是,美日两国的联合反舰“首秀”中,美国陆军从卡车上发射的“海军打击导弹”(NSM),以及日本海上自卫队发射的“12式岸舰导弹”,均为首次实训亮相。这不仅是美国陆军有史以来第一次使用岸舰导弹,更折射出美国加强印太地区的军力部署后,美军和日本自卫队加快提升联合反舰能力的潜在意图,体现了美日之间新的协同作战水平。

美国海军冷战时期擅长反舰作战,曾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鱼叉”反舰导弹和第一代“战斧”反舰导弹。苏联解体后,美国海军认为在海上已经没有任何对手,将发展重点转向了对地攻击能力。美军所有反舰型的“战斧”导弹全部退役,大部分的“鱼叉”反舰导弹被从战舰上拆除。

美军装备的“鱼叉”反舰导弹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服役,与中国和俄罗斯装备的反舰导弹在射程和杀伤力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结果是,美国海军极为擅长攻击陆地目标,但对公海上的大型目标却缺乏打击能力,反舰能力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美国海军的重要短板。

奥巴马政府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后,美军在新一代反舰导弹方面的研发开始受到美国国防部的高度重视。时任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曾警告称,“我们面临的竞争对手正在公海挑战我们,我们需要以一种我们过去很长时间都没有必要采取的那种巨大努力来平衡应对这些先进能力的投资。”为了应对日益加强的反介入\区域拒止“威胁”,美军不得不重新重视反舰能力,通过升级、改装、采购相结合的方式,迅速加强以海军为主的反舰能力建设。

美国海军近年来反舰力量发展极为迅猛。目前,美军正在研发的7个反舰型号项目,其中有4个就是舰载型反舰导弹,这与美国海军“分布式杀伤”概念的提出密不可分。

2015年年初,美国海军首次提出“分布式杀伤”概念,其内涵就是让更多的水面舰船具备更强的中远程火力打击能力,以分散部署的形式在远海独立作战,迫使敌方耗费时间和情报、监视与侦察资源逐一应对美军的海上力量,从而限制敌方的作战灵活性。构建新型的反舰导弹体系正是支撑这一作战概念的核心能力。

对于美国陆军而言,其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发展“多域作战”概念以及相应的作战能力,而陆基反舰能力正是“多域作战”理论重点打造的。该理论要求利用地面部队,通过在遍布亚太地区的岛链部署反舰和防空导弹,阻止他国海空军在战区的行动自由。使用陆基反舰导弹打击海上目标,也与美国陆军和日本陆上自卫队一直发展的“群岛防御”概念不谋而合。

反舰能力的重建

美国海军认为,来自俄罗斯和中国的海上威胁正在不断升级,因此需要迅速扩充美国海军的舰载武器库。美国国防部在2018至2019财年提交的国防预算中提出,“将继续尽可能多地用于增加弹药生产线,尤其是那些专门用于高端战斗的弹药生产线”。

具体来说,美国海军要求国会拨款2700万美元,将“鱼叉”反舰导弹升级为Block II+版本。该版本增加了GPS和数据链,使导弹能够在飞行过程中切换目标。美国海军还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购买第二批AGM-158C“拉斯姆”远程反舰导弹,在2017年首次采购23枚的基础上又增购了35枚。2018至2019财年,美国海军将拿出7800万美元的预算用于升级“战斧”巡航导弹的对海攻击版本。根据合同,雷神公司将在2020年交付首批32枚对海攻击版的“战斧”巡航导弹。美国海军还将投资4.9亿美元购买125枚雷神公司生产的“标准”系列导弹。这个所谓的“标准导弹计划”将对美国海军现役“标准-2”和“标准-6”防空导弹进行改进,使其具备打击军舰的能力。

2017年7月,美国海军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署了价值8650万美元的合同,为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和B-1B战略轰炸机生产23枚AGM-158C“拉斯姆”远程反舰导弹。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还完成了舰基改进型AGM-158C“拉斯姆”远程反舰导弹的试验。2018年12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宣布AGM-158C“拉斯姆”远程反舰导弹已达到关键性能指标要求并开始交付美国海军,并且已在B-1B战略轰炸机具备初始作战能力。

2018年5月,美国海军正式选择“海军打击导弹”(NSM)作为濒海战斗舰和未来护卫舰的采购型号。首批采购合同为1486万美元,每艘濒海战斗舰计划装配两个四联装“海军打击导弹”(NSM)发射架。美国海军计划2019至2023财年采购共计64枚“海军打击导弹”(NSM)反舰导弹。

2016年,美国海军仅拥有波音公司研制的“鱼叉”反舰导弹,两年后,美国海军的舰载武器库存增加到5种反舰导弹,“鱼叉”反舰导弹也获得了现代化改进。

反舰作战的遂行

由于从冲绳到宫古岛海峡的距离是300公里,日本自卫队部署在宫古岛的“12式岸舰导弹”射程只有200公里。所以,美军计划部署到冲绳的“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系统射程在300公里以上,正好可以弥补这一射程空白。除了冲绳,美军还与菲律宾、印尼等岛链沿岸国家寻求合作,以构筑起一道“反舰火力墙”。那么,一旦美军在冲绳等相关岛屿引进反舰火力,将会如何部署并采取何种战术呢?

让我们看一看近期美军进行的作战试验,也许会从中找到一些答案。2018年12月,美军使用KC-130J运输机,将两部M142“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系统发射车,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彭德尔顿基地空运至犹他州达格威试验场。在迅速进行了火箭弹发射训练后,“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发射车再次由KC-130J运输机空运返回彭德尔顿基地。这种在战区内迅速部署火力,随即转移阵地部署的新战术,被美军称为“高机动炮兵火箭系统快速渗透”战术(简称HIRAIN)。此外,“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系统发射车还曾在西太平洋,从“圣安东尼奥”级船坞登陆舰上进行了火箭弹射击试验。所有这些,都标志着美军在西太平洋战区的战术思想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美军认为,“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系统使用反舰导弹,能够大大提升其反舰战力和生存能力。此外,发射车由运输机搭载迅速转场,不仅能保护它们免受反击,还能让对手难以跟踪。“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系统所采用的新战术和新型反舰导弹,可以令美军迅速完成火炮的目标定位并阻挠对手的调动,这将有效阻止大型军舰(包括航母)在西太平洋的活动。不过,“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系统的射程有限,其精度也难以保证。在其部署到岛屿之后,对手的对陆打击火力完全可以对其构成威胁。所以,美军计划将“海马斯”高机动火箭炮系统部署到冲绳遂行反舰作战,成效几何尚难以定论。

对于美国倚重的盟友日本而言,由于在新版《防卫计划大纲》中已明确提出自卫队将参与美军在西南列岛的防御任务,所以未来日本将进一步配合美军的岛屿反舰作战。近年来,日本海陆空自卫队开始集中换装新一代反舰导弹,通过自研和引进双管齐下的办法提升反舰能力。新一代反舰导弹既有亚音速导弹,也有超音速导弹以及高超音速反舰武器,体现了“亚超结合”的发展思路。此外,新一代反舰导弹非常强调远射程,可在更远的距离对敌目标发动进攻,这将使日本的反舰能力获得全面提升。

不难看出,美国及其盟友高度重视反舰能力的发展,意图在第一岛链形成近、中、远多射程覆盖,不同国家间多平台多弹种配合,陆、海、空跨域协同的新型反水面作战体系,意图加强其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海洋控制权。未来几年,当大量新型反舰导弹列装后,美国海军很可能会重新获得其在冷战时期所拥有的全球领先的水面作战力量的地位,这将是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重大变化。(慕小明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