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成功“入遗” 习近平为何如此关心这座古城

2019-07-07 19:32:2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第一报道 | 成功“入遗”!这座古城,总书记为何如此关心

世界认同

随着大会主席、阿塞拜疆文化部长阿布法斯·加拉耶夫敲下法槌,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当地时间6日下午,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入遗”。

中国代表团全体起立鼓掌,挥舞国旗相互祝贺,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多国代表也纷纷上前,送上诚挚的祝贺。

 

↑7月6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中国代表团在世界遗产大会上庆祝中国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新华社发

 

↑7月6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中国代表团在世界遗产大会上庆祝中国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新华社发

大会挪威代表说,祝贺中国,这是对《世界遗产名录》的新贡献。阿塞拜疆代表表示,中国良渚遗址是中国5000年文明的证据,我们对此表示祝贺。

世界遗产委员会则给良渚古城遗址划了三个重点:

——代表中国5000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

——是杰出的城市文明代表

——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城市考古遗址的空缺

良渚古城遗址入遗,意味着它所代表的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同,意义重大。

文明实证

做好良渚遗址的保护工作,是习近平很关心的一件事。

他在浙江工作时,两次到良渚调研。2003年7月,他在良渚遗址了解到“影响遗址安全的湖州市德清县6家石矿关停困难”后,次日就赶往湖州调研。很快,这6家石矿被关停。

总书记为何如此重视这处古城?

他曾表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

81岁的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退休教授科林·伦福儒对此也表示认同。在他看来,良渚遗址“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

——良渚遗址证明文明已达“国家”标准

无论是精美玉器、古城规模还是宏大的水利工程,均表明良渚是“一个组织度极高的社会或国家形态”。

——良渚遗址可追溯至5000多年前

打破此前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的“中国历史从商朝算起”的固有认定,“让中国文明社会,或者说国家社会的出现提前了1000年。”

——良渚遗址将中华文明推到同古巴比伦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同等程度

按照此前的研究,中华文明相对其它古文明更为“年轻”。但在伦福儒看来,“和古老的良渚文化相比,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都显得更‘现代’”。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展示的良渚古城宫殿的模型(6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展示的良渚古城宫殿的模型(6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世界遗产大会各委员国一致认为,良渚古城遗址为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提供了无可辩驳的实物依据和确凿的学术支撑。

历史传承

伦福儒曾在2013年、2017年两赴良渚遗址考察,对大型水利工程遗迹和玉器的精致印象深刻。

外围大型水利系统等遗迹,正是近10年来良渚考古取得的进展。一系列保护和开发,让世人重新看到这座五千年前的文明都市。

 

↑外围水利系统分布图(图片由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外围水利系统分布图(图片由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伦福儒说,中国的考古工作近年来发展迅猛。中国各级政府和专家在考古挖掘、遗址开发、文物保护等领域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中国的考古工作细致而成功。”

 

↑2013年12月5日,新发现的栈桥码头考古遗迹发掘现场。(图片由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2013年12月5日,新发现的栈桥码头考古遗迹发掘现场。(图片由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关心和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

无论是对遗产的传承,还是对自然遗产的保护,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大运河到鼓浪屿,从可可西里到梵净山……到今天,中国有55项世界遗产,有40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均居世界首位。

习近平曾指出,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中国古代和中世纪史部门主任谢尔盖·德米特里耶夫表示,中国领导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挥重要作用。良渚古城遗址,就是其中典型。

可以预见,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良渚古城遗址,将是中华文明呈现给世界的又一张金色名片。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