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双十一不只是购物节 还是人民空军的生日(图)

2019-11-10 22:17:5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那年,飞机不够要飞两遍,如今,空中梯队战鹰列阵。”

70年前,空军成立前夕的开国大典上,飞机不足,周恩来总理无奈指示:飞两遍;而在今年10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上,160余架各型飞机从长安街威武地飞过,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70年沧海桑田,令人感叹。

11月11日,人民空军将迎来成立70周年纪念日。

近日,岛叔和岛上的《微观中国》摄制组深入被誉为辽东雄鹰的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采访到了神秘的空军歼击机飞行员。

空军歼击机飞行员的生活是怎样的?飞行时,身体如何克服极限压力?如何将总结的上万条导弹数据牢牢记住?

答案都在“微观中国”系列纪录片第七集——《呼啸苍穹》。

谢朗是北部战区空军某旅的歼击机飞行员。小时候,当他看到关于抗美援朝的一些影片后,第一次知道“飞机原来可以这样飞”,自此与空军结下了不解之缘。

入伍后,驾驶到真正的飞机,谢朗却没有体会到预想之中的英姿飒爽,反倒吃了不少苦头。

“我们平时对抗空战的时候,飞机都是在极限性能边缘活动,耳机里都是‘嘶嘶’的极限过载的告警声。”谢朗回想起自己第一次飞到这个状态的时候,直言“感觉飞机快要不受控制了,头脑开始缺血。飞行员承受的压力非常大。”

直到这么多年训练下来,谢朗才习以为常。

2018年11月,在第八届中国空军对抗空战考核中,谢朗和战友李汪洋勇夺“金头盔”奖。该奖项代表着目前中国空军对抗空战训练的最高水平,飞行员将其视为至高荣誉。

33岁的谢朗已是第五次征战金头盔,他最大的感受是,每年一届的比赛越来越接近实战。

“从来没有一年像去年压力这么大。去年引入了实时评估系统,比赛已经无限接近于实战,当被导弹击中的警报响起后,虽然是模拟的,飞行员的心里还是很难受。”谢朗说。

为了赢得这一殊荣,谢朗在笔记本上总结了上万条导弹数据,并牢记下来。

“如果我们对一个导弹性能不是很了解的话,我们会在一个架次发射上百枚这个导弹,然后将得到的数据逐条分析。只有将这上万条数据牢牢记住,在整个空中对抗的时候心里才能有底。”

在最后的“四机近距空战”决胜局中,谢朗和李汪洋与对方一架战机相遇,“空中拼刺刀”、短兵相接的几分钟内,两人的战机与对手交叉缠斗。

“当时最近的距离小于100米,还是非常危险的。这个距离,两架迎头相向的飞机撞到一起,可能一秒都用不到。”

终于,在缠斗的第三回合,谢朗瞅准时机,成功“击落”对方,并最终赢得比赛。

别看现在我们飞行员们个个英姿飒爽、帅气逼人,空军还有令人震撼的明星战机,像是谢朗和李汪洋的坐骑歼-11,第五代战斗机的代表歼-20,还有歼-10C、轰-6K、运-20、空警2000……

但是,中国空军的建设可是走过了一段极其艰辛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最早在抗日战争初期提出,要建一支空军航空队。1938年,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红军派出19名年轻干部到“新疆王”盛世才开办的新疆边防航空队学习。

1942年7月,这些学员被翻脸的盛世才监禁起来,直到1946年6月才被营救出狱。被迫度过4年铁窗生活的他们,于次月返回延安,于当年8月组建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支航空队。

1949年5月,几架美制国民党B-24型轰炸机如入无人之境,超低空掠过北平南苑机场。炸弹倾斜而下,将机场变成一片火海,也震动了毛泽东的心。

毛泽东于是写信给周恩来,提出建立空军的问题。在周恩来的亲自指挥下,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

1952年,第一次击落入侵我领土的美军轰炸机;1954年,第一架国产飞机起飞;1955年,第一次与陆、海军联合作战;1964年,第一次空投原子弹试验。

2007年,第一次大规模走出国门,参加多国军演;2013年,第一次在东海防空识别区警巡,2015年,第一次飞越位于第一岛链的宫古海峡;2016年,第一次对台湾进行绕岛巡航。

每个“第一次”背后,有多少泪水与欢笑、付出与生命?

每年的双十一,不仅是中国人的购物狂欢节,更是近14亿中国人的守护者、中国空军的诞生日。

随着双十一的临近,岛叔想提前说一声:

人民空军,生日快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