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内蒙古开会通报反腐大案

2019-11-24 18:30:1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内蒙古:用好“活教材” 注入“清醒剂”

两个多小时的会议里,全场鸦雀无声,全体与会人员凝神屏气、表情肃穆。

11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迷失初心的代价》,通报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及教训警示。全区14个会场、44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集体接受教育,齐打“预防针”。

这次大会是内蒙古自治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和改进警示教育的重要举措。“警示教育片和案件剖析报告中的这些党员干部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还是忘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表示,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从这些“活教材”中深刻汲取教训,以案为鉴、防微杜渐,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

身边人变成案中人,警示干部引以为戒

9时,警示教育大会正式开始,首先播放了内蒙古自治区根据近期查处的典型案例制作的警示教育片《迷失初心的代价》。

教育片一开始就介绍了内蒙古反腐败斗争史上迄今第一大案——李建平案。经查,李建平(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原书记)严重违反六项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且在党的十九大后仍不收敛、顶风作案,就在其被留置调查的当天,按照计划还有一笔巨额资金即将转入其个人设定的账户,由于布控及时未能得逞。

紧随其后的是内蒙古能源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鲁当柱。鲁当柱为谋取个人利益,利用担任国企主要领导职务的便利,大肆挪用公款,索取和收受他人巨额财物。为求仕途顺利、逃避责罚,鲁当柱在居所内专门布置了二十多平方米金碧辉煌的佛堂,供奉大小佛像十余座,早晚烧香拜佛、打坐念经。

除了李建平、鲁当柱,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原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刘金水及原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唐利民,自治区公安厅原党委委员、副厅长赵云辉,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特力更,鄂尔多斯市委原常委、宣传部长苏建荣等其他11起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典型腐败案件也在通报剖析之列。

从通报剖析的案例来看,无论是从自治区级部门到地市党政领导,还是从政法部门到高校领域,被查处的官员无一不是遗忘初心、背离使命,他们集政治蜕变、经济贪婪、作风霸道于一体,最终在违纪违法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参加完警示教育大会,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衡晓帆很受触动:“党员干部时刻面临被‘围猎’、被腐蚀的风险,这些案件再一次警醒我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干不义的事,做发财的梦,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是必然的。”自治区纪委监委驻商务厅纪检监察组组长李岩峰表示,领导干部要认识到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是用来追名逐利,而是一种责任和奉献。

剖析思想根源,让干部牢记初心

“从最初收钱时的忐忑不安,到后来与供应商达成按比例收取回扣的默契,我已经丢掉了信仰,忘记了初心。”

“我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帮助了少数人,但却让多少人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真是罪不可赦。”

……

屏幕上播出的这些话语,节选自被通报的违纪违法干部的忏悔录。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悔不当初,直击在场每个人的心灵。

与此同时,涉案物品、受贿现金、名酒手表……一张张办案人员拍摄的照片穿插其中,与触目惊心的数字一起,对现场党员干部形成强烈震撼。

深入剖析片中人的相关案情,那些让人坠入深渊的“漩涡暗礁”一个个浮出水面,令人警醒——

对党忠诚的“方向盘”失控,必然导致信仰迷失。包头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苏誉,表面任人唯贤,暗地任人唯钱。这套“潜规则”在苏誉的心中根深蒂固,严重破坏了当地政治生态。

纪法规矩“紧箍咒”淡漠,必然导致无所敬畏。赤峰学院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曹熙,在主政赤峰市巴林右旗期间,大笔一挥就给企业违规拨款几百万……从地方官员转任大学纪委书记后,误认为进入了“保险箱”,不但对自己的违法犯罪行径毫无悔改之意,还极力伪装掩饰。

为民服务的“公仆心”失衡,必然导致忘记初心背离使命;监督制约的“探照灯”失灵,必然导致滥权专断弊病丛生……

“这些片中人之前都是身边的领导同事,现在却变成了‘阶下囚’。世上常有后悔人,没有后悔药,但却有预防药,警示教育大会就是最好的预防药。”走出会场,自治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陈继清感触颇深。

多措并举,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这次警示教育大会,是自2009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连续第11年召开的全区警示教育大会。

据介绍,近年来,自治区在从严惩治腐败的同时,充分发挥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利用身边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先后撰写了综合剖析材料15份23万多字,5000余名地厅级以上领导干部,14万余名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接受警示教育。

今年4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内蒙古网上3D廉政教育展厅正式上线。展厅在建设中,运用了最新3D虚拟数字技术,汇聚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漫、VR等多种媒体手段,并结合了少数民族文化特点和元素,有效增强了教育实效,实现了廉政教育从实体展厅到网络空间的升级,让广大党员干部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廉政教育。

“网上3D廉政教育展厅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心理防线。”自治区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王高原表示,为了使警示教育常态化,自治区纪委监委不断丰富和创新教育的形式、途径,开展通报曝光一批违纪案例、剖析一个典型案例、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用好忏悔录等警示教育材料、拍摄警示教育专题片等十二项举措,在常抓、抓长上见成效。

按照自治区纪委监委要求,全区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丰富警示教育的方式方法:自治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内蒙古能源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层级组织开展廉政警示教育,通过召开党风廉政教育专题报告、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方式警示“身边人”;内蒙古医科大学通过设置清廉文化宣传橱窗、建设廉政文化主题公园等方式推进清廉校园建设……

“从肩负重任的领导干部堕落成腐败分子,巨大的人生反差背后,是沉痛的教训和深刻的警示。”自治区党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刘奇凡表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增强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养成主动接受监督的习惯,形成主动接受监督的自觉,在监督之下规规矩矩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