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今年GDP增速目标6.5-7% 赤字率升至3%

2016-03-06 14:41:21 信息来源: 现代金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现代金报》报道,根据会议议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分三部分:一、2015年工作回顾;二、“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三、2016年重点工作。

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开局变化

6.5%至7%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从左右变成明确区间

6.5%至7%——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16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标志着我国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划定了明确区间。

“这一目标兼顾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既要将经济增长稳定在合理区间,也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国人大代表蔡继明说。

报告指出,这考虑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考虑了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

“从2014年的7.5%左右,到2015年的7%左右,再到今年清晰设定6.5%至7%的区间目标,我国宏观调控的认识和能力不断创新、更加成熟。”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0.5个百分点的空间让中国更有回旋余地。

“6.5%是个下线。”全国政协委员李稻葵说,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才能确保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更多惠及民生。

减负5000亿元

全面实施营改增

5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涉及企业的直接“利好”,迅速引爆民营企业朋友圈。全国两会会场内外,一些企业家表示感受到满满“获得感”。

报告提出,全面实施营改增,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等免征范围。将1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根据报告,一系列减税降费举措,今年将累计为企业和个人减少负担5000多亿元。

财政赤字率3%

创建国以来历史新高

首次触碰欧盟警戒线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披露,2016年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拟安排财政赤字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

这一赤字规模将创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赤字率也首次碰触了欧盟所谓“3%的国际警戒线”。

“今年大幅增加财政赤字,正是积极财政政策加大力度的表现。”全国政协委员张连起说。他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8年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较大挑战,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减税增支、扩增赤字来激发经济内生动力。

今年赤字规模2.18万亿元,就意味着政府花出去的钱远高于收入的钱,企业和个人将得到更多政府资金支持,进而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

3%一直被欧盟等经济体视为衡量一国财政风险的警戒线之一。今年我国财政赤字率达到3%,碰触了欧盟警戒线,是否意味着财政风险加大?

“我国财政赤字率和政府负债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相对较低,这样的安排是必要的、可行的,也是安全的。”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说。

记者查询历年数据发现,我国财政赤字率一直保持较低水平。2012年至2015年,中国财政赤字率分别为1.5%、2.1%、2.1%和2.4%。

而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主要发达国家的赤字率经常突破3%,如2014年美国的赤字率为4.1%、英国为5.7%,法国为4%,日本为8.8%。

未来五年

五年后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全面落实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备受各方关注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5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在这份长达148页、历次篇幅最长的五年规划纲要中,一些新看点、新提法引起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

“中等收入陷阱”写入五年规划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 中等收入陷阱 一词出现在国家的五年规划里,体现出这一时期的极端重要性,凸显 十三五 规划必须承担的独特使命。”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贾康认为,今后五年是我国迎接中等收入陷阱历史性考验最为关键的五年,必须采取措施,加快转型升级,摆脱陷阱的潜在威胁。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8000美元左右,按照既定增速,5年后我国人均GDP将站上1万美元大关,初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打造1小时通勤都市圈

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将打造城市群中心城市与周边重要城镇间1小时通勤都市圈,基本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中原、成渝、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铁路网,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我们已经进入了以中心城市为主导的城市群时代。”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张庆军说,打造1小时通勤都市圈,可使城市群中各个节点的交流更加便捷,发挥中心城市在都市圈中的辐射带动,还可以缓解中心城市的交通拥堵等“城市病”。

五年后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有望五年内实现。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

“这是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国家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做出的又一影响深远的重大决策。”在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看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仅会极大地提高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保障水平,而且将快速提升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我国劳动力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且我国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10年,这说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远低于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水平。

5年新增500万辆新能源汽车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根据规划,五年内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里,我国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发展新经济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转型、绿色发展的关键一环。

规划还提及,鼓励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使用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全面落实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不动产登记关乎百姓利益,关乎楼市走向,因此备受各界关注。提交大会审查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对此也有涉及,提出要全面落实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朱良玉认为,这一制度不仅能够更好地明晰产权,还能保障交易安全,从而维护百姓合法权益。“从房产市场来看,不动产统一登记,楼市 家底 得以摸清,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朱良玉说。

规划福利

“十三五”规划将如何改变你我生活?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5日开幕。会上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将引领开创中国发展新境界。“十三五”规划将如何改变你我生活?

[ 环保 ] 地级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减25%

纲要草案:制定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计划,地级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数减少25%;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力度;实施土壤污染分类分级防治。

解读:“生态污染很容易,但修复起来可能要几代人时间。”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发改委主任方玮峰说,空气、水、土壤污染治理未来五年都有了具体目标。对严重污染源要“舍得割肉”,持之以恒铁腕治污,才能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 收入 ] 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明显增加

纲要草案: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解读: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实认为,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意味着低收入劳动者收入增长速度要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则要与反腐紧密结合。全国人大代表张铁汉说,“完善鼓励回馈社会,扶贫济困的税收政策”将鼓励更多人参与慈善,拓宽“第三次分配”。

[ 医疗 ] 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纲要草案: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全面实施“互联网+”健康医疗益民服务。

解读: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副院长孙丰源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目标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让老百姓真正从健康中国建设中受益。

[ 户籍 ] 大中城市不得设置落户门槛

纲要草案:大中城市不得采取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积分制等方式设置落户门槛;推进居住证制度覆盖全部未落户城镇常住人口。

解读:户籍改革的主体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全国人大代表蔡继明说,户籍改革受益者除了上亿农民工,还将惠及3000万流动儿童、5000万左右的留守儿童、5000万留守妇女和老人,对解决社会矛盾、刺激消费、促进投资都意义巨大。

[ 交通 ] “铁公机”完善让出行更快捷

纲要草案:高铁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新增民用机场50个以上,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0公里。

解读:高速公路、高铁、机场、轨道交通建设将进一步丰富中国交通动脉和毛细血管网。全国人大代表邵志清说,交通便捷将缩短时空距离,“早上广州喝早茶、午餐武汉吃鲜鱼、晚餐北京吃烤鸭”将成为现实。物理交通加上互联网,也将给治理拥堵、提高安全等领域带来全新的解决方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