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朱云来回应88岁父亲朱镕基身体状况:挺好,挺好

2016-03-25 13:44:44 信息来源:新京报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新京报》微信公众号“政事儿”24日发表文章,题为:朱云来与父亲朱镕基,文章如下:

身为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之子、曾任中金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这样的身份和履历令朱云来屡屡成为公共场合中的关注焦点。

正在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朱云来以“金融专业人士”的头衔,参加了“互联网金融:痛并成长着”分论坛。他刚一露面,就遇到了媒体的围追堵截,在回应“父亲身体状况如何?”提问时,他说:“挺好,挺好”。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可查询到的公开信息显示,这是朱云来在公开场合首次回应跟父亲朱镕基有关的提问。

首次回应跟父亲有关的提问

一些接触过朱云来的媒体记者对“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说,朱云来有一条“铁律”,从不接受媒体采访。有记者曾在2014年互联网大会上三次拦访朱云来,其中一次甚至站在冷风中等了2个小时,可是仍未能“打动”朱云来,朱云来只是对这名记者说,“让你久等了”,并且明确告诉记者,他不会破例,不想有“接受采访”这个第一次。

由于从不接受采访,因此,除了在论坛等场合公开发表的演讲,媒体关于朱云来的报道很少,“即便遇到他(朱云来),他也是急着'脱身',回应个别问题时惜字如金,可是如金的这几个字往往非常重要,所以媒体也只能发点只言片语”,一位接触过朱云来的媒体记者说。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发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媒体就报道了朱云来的三段重要的“只言片语”。

其一是关于自己卸任后的“归宿”,这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2014年10月从中金公司辞职后,就有评论人士称朱云来极有可能转到互联网金融领域,可是直到目前也没动静。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朱云来再度明确表示:“我个人并没有准备做任何事情,现在(对于互联网金融)还是观察研究。”

其二是有关安邦独董问题,这更是一个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安邦保险提交给工商部门的工商注册资料中,从2004年10月至2014年9月,朱云来是安邦保险的董事之一。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朱云来明确表态:“(担任安邦董事)这个事情根本不存在,他们(安邦)一直没有(把我的名字从工商注册资料中)撤下来。”“我从没答应过(做安邦的董事)。”

其三就是父亲朱镕基。当记者问他“88岁的父亲身体状况如何?”时,他回应说:“挺好,挺好”。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可查询到的公开信息显示,这是朱云来首次回应了跟父亲有关的提问。

儿时:捡了块破油毡布挨了父亲耳光

虽然朱云来从不在公开场合谈论父亲,可朱镕基却至少两次谈到了朱云来。

1956年,朱镕基与妻子劳安结婚。朱镕基曾在一次同学聚会上说:“劳安在清华就读时,在校医院生下了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女儿燕来;劳安在进行毕业论文答辩时,肚子里正怀着第二个孩子,儿子云来。”

两人婚后不久,朱镕基被错划为右派,劳安坚信朱镕基没有错,没有与他“划清界线”。朱云来就在这样一个“右派”家中长大,而且还经常经受父亲的严厉教育。

2001年6月6日,朱镕基来到清华大学,作辞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院院长的告别演讲时说:“我对儿女很严格,虽然他们没有上清华,但是身上有清华的精神”。

朱镕基讲述了当年打儿子的经历:他(朱云来)还只有十来岁的时候,要在我们阳台上种菜,有一天,就捡了一块破破烂烂的油毡子放在阳台上,准备搁了土就可以种菜了。我一看见就跟他说,我们再穷也不能拿别人的东西,随手就打了他一个耳光。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打他,也是最后一次打他。他跟我讲,他没有拿别人的东西,这块破油毡子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我当时很后悔打了他,但是也许是因为有点父亲的架子放不下来,我说:“那好,我不应该打你,但是我们要把这块油毡子送回去,不管它是别人的还是垃圾堆里的。”我就陪着他,把这块油毡子扔回垃圾堆上。

演讲中,朱镕基透露出作为父亲的自豪:“他们(儿女)也很争气,后来我做上海市市长、副总理的时候,他们出去留学,但是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父亲位居要职。他们依靠刷盘子、打工度过了他们的留学生活。现在都已经回到国内”。

择业是否受到了父亲影响?

正如朱镕基所说,朱云来曾就读于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专业,后赴美国读书,1994年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大气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获得芝加哥帝博大学会计硕士学位。

毕业后,朱云来并未从事过跟大气物理、气象有关的工作,而是一直在金融领域工作。他曾在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担任高级会计师,又在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公司任投资顾问、高级副总裁。1998年,朱镕基担任国务院总理后,他回国,进入中金公司。

朱云来“跨界”,从大气物理学转到会计学时,朱镕基已经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他的“跨界”选择以及后来的职业选择,是否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呢?对此,父子二人都未曾提过。不过,朱云来的姐姐朱燕来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后来去国外转行做了金融,并开始接触学习银行管理,这样的职业选择并未受到父亲影响。

跟朱云来相同,朱燕来也在金融领域工作。朱燕来说:“我们家家风还真是挺严格的,我父母一直比较强调做人的诚实正直,从小就告诉我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积极上进,有为,同时也要脚踏实地。”

中金时期:连他自己是否姓朱也不讲

朱镕基的家风到底有多严格呢?据媒体报道,朱镕基在上海工作时,尽管身居市长位置,可他的外孙女每天都由其夫人踏自行车、接送幼儿园。一天早晨突降暴雨,他的夫人依旧准备骑车送孩子。警卫出于安全考虑,用公车将小孩送去幼儿园。朱镕基知道后,立即向市委行政处结清了汽油费。

据人民日报主管的《人民文摘》杂志报道,1998年,朱镕基出任国务院总理后,曾经特意把儿女召集起来“训话”,“父亲如今当了总理,对你们来说不知是福是祸,你们要好自为之”。

“好自为之”这四个字的分量,在朱云来身上的表现之一就是他的低调。

据报道,朱云来进入中金公司初期是普通管理人员,努力保持谦和、低调,喜欢编写关于国有企业财务细节的研究报告。有一年,中金向一家拥有70家子公司的某国有企业提供咨询,朱云来提交了500页的报告。

走上中金CEO岗位后,朱云来更加低调。中金公司推出的5周年纪念刊物中,他是唯一没有刊出照片的高层。他的办公室也很简单,没有和他父亲的照片。

在中石化成功上市酒会上,记者们围住了朱云来,不断提问,可朱云来一直保持沉默,甚至连自己是否姓朱也不讲,并拒绝与记者交换名片。

据接触过朱云来的记者讲,上述酒会之后,朱云来有所改变,会应记者要求回送名片,可是名片上的电话号码却是中金公司的总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