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贪官外逃出新招 有人“衣锦还乡”成公众人物

2016-07-05 16:44:30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yang点击量:

 

2015年11月18日,一名涉嫌骗取贷款,被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的重大经济犯罪案件外逃嫌疑人从加拿大回武汉自首。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5年11月18日,一名涉嫌骗取贷款,被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的重大经济犯罪案件外逃嫌疑人从加拿大回武汉自首。

艾森网消息:近期,中国的海外追逃行动屡获捷报,最近一个月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也连发5篇文章谈反腐国际追赃追逃工作。这些文章揭露了一些问题官员为了外逃挖空心思,强调要坚持追逃、防逃两手抓,国外要“织网”,国内要“筑坝”。

外逃官员有啥新特点?

——先做“裸官”,再开溜

中新网报道,“有的腐败分子先做‘裸官’,把家属子女和财产转移到国外,一有风吹草动,就脚底抹油、逃之夭夭。”6月5日,中纪委网站刊发的文章指出,有的腐败分子一边大搞贪污贿赂,一边筹划着外逃。

“腐败分子想要外逃,不可能悄无声息,没有任何动静。”本月3日,中纪委网站再次刊文指,干部外逃前,其拥有的身份证护照情况、出入境次数、家属亲人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家庭财产变动等都会有征兆。

文章强调,要定期开展“裸官”清理,做好对党员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情况的抽查核实。各部门不能各自为战,要协调配合,加强分析研判,发现干部可能外逃的蛛丝马迹,及时启动防范措施。

 

“红色通缉令”头号嫌犯杨秀珠新华社发 图片来源:新华网

“红色通缉令”头号嫌犯杨秀珠新华社发

 

——有人有多个名字、办多本护照

除了转移家属、财产,不少外逃官员在身份隐蔽上也下足功夫。中纪委网站的文章中披露,有的外逃官员“神通广大”,有多个名字和多张身份证,办了多本护照、港澳通行证,跑出去神不知鬼不觉,像从人间蒸发了。

“过去追逃追赃工作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底数不清。”文章强调,开展国际追逃追赃,对象在国外,基础在国内,首先在摸清底数。只有把数字搞准确,把工作做扎实,追逃追赃才会有底气、更硬气。

 

资料图

 

——在国外开豪车、住豪宅,挥金如土

与过去出逃仓促、资金少、“耗不了多长时间”的外逃官员相比,现在一些腐败分子反在国外过起了挥霍无度的舒服日子。

中纪委网站的文章披露,有外逃官员逃到国外后开豪车、住豪宅,挥金如土、纸醉金迷,过起奢靡生活,一些富人区成了他们的聚居区。

文章强调,对重点对象要及时采取监控措施,让企图外逃分子“触网”回头。要加强反洗钱工作,切断非法资金的外流渠道,冻结腐败分子在国内的动产不动产,断了财源,堵住赃款外流渠道。

——外逃后还敢“衣锦还乡”,回国投资

除了生活奢靡,不少外逃官员跑出去还不甘寂寞,在政治上“动起脑筋”。有的跑出去当上侨领,掺和当地政治,有人外逃后,摇身一变,“衣锦还乡”,以外商身份回国搞投资,影响十分恶劣。

“有的拿着贪污受贿来的不义之财,在国外开公司做生意,甚至当上侨领,成了公众人物,组织上却从不掌握。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到了何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文章指出,党员干部携款外逃,就是叛党叛国,严重损害党和国家形象。腐败分子偷走了国家和人民的钱财,人民群众痛恨至极。不将他们缉拿归案、绳之以法,党纪国法不容,党和人民决不答应。

 

“百名红通”10号嫌犯裴健强被抓获归案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百名红通”10号嫌犯裴健强被抓获归案

海外追逃,中纪委放了哪些狠话?

——即使钱糟蹋完了,也得把人弄回来严惩

腐败分子在境外挥霍无度,躲过“风声”就能高枕无忧了么?答案是不可能!

中纪委网站6月5日刊发的文章强调,追逃追赃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

“即使带出去的赃款糟蹋得差不多了,也得把人弄回来,依照党纪国法给予严惩,给人民群众一个交代。”文章称,要用有力的行动证明,海外不是法外,外逃不是出路,外国决不是腐败分子的“避罪天堂”,不可能一跑了之、一了百了。

“不管腐败分子跑到哪里,跑出去多久,都要一追到底。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一定将其追回来绳之以法,5年、10年、20年都要追,尚有一人在逃,追逃追赃就决不停止。”文章强调。

 

“红通人员”仇培祥落网。 陈云飞 摄

 

“红通人员”仇培祥落网。

——人跑了、账款转移了,党委纪委都有责任

除了要对腐败分子算政治账,党委、纪委也要对贪官外逃负责。

“人跑了、账款转移了,党委、纪委及相关部门都有责任。”中纪委网站的文章强调,发现有严重违纪情节的干部企图外逃要立即报告、迅速处置,该采取措施的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该执纪审查的就要尽快审查。如果能发现的问题却没有发现,发现了问题不报告或采取措施不及时,都是失职失责,必须依规依纪严肃追究责任。

——追逃追赃,进行坚决的外交和舆论交锋

对于早前国际上有人用“双重标准”对待中国反腐问题,中纪委也坚决说了不!

文章强调,过去,在国际上有人总想用反腐败问题来拿捏中国,采取“双重标准”,一方面拿外逃腐败分子做文章,给所谓的“制度污点”找证据,乘机对中国搞抹黑攻击;另一方面又以法律和人权等为借口,客观上为腐败分子提供庇护所,对他们带去的黑金来者不拒。

“必须打破这种‘双重标准’!反腐败是政治,但不能政治化。”文章强调,加强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要进行坚决的外交和舆论交锋。

 

2016年4月一非法吸款3000万嫌犯被警方押解回国。 钟欣 摄

 

2016年4月一非法吸款3000万嫌犯被警方押解回国。

海外追逃屡获捷报

——已从70余国家和地区追回1657人

2013年以来,随着中国反腐风暴的不断升级,境外追逃追赃渐渐成为中国反腐的“第二战场”。2014年,中国开展“猎狐”行动,此后2015年4月,又启动“天网”行动,一个由中组部、最高检、公安部、央行等多部门共同编织的追逃大网迅速展开。

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2014年以来,中国加大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力度,开展专项行动,截至2016年4月底,已从70余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1657人,追回赃款62.9亿元人民币。

2015年4月22日,中国向全世界公布了一份红色通缉令,对100名外逃的国家工作人员、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等公开曝光,展开全球通缉。

自从2015年4月戴学民第一个落网之后,每月都有“红通”人员归案。其中,2015年7月就有4人归案。

2016年6月22日,“红通人员”第36号唐东玫从澳大利亚回国,投案自首。至此,“百名红通人员”已有30人到案。

这30人中劝返15人,缉捕11人,遣返2人,死亡2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