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辞职清华副校长背后,还有6位顶尖高手副校长

2018-01-11 09:58:37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中科院院士、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已于近日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此消息已经得到施一公本人的证实,但他表示,在辞去副校长之后,他将继续保留在清华的教授职务,这是为了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正在筹建中的西湖大学。

施一公告诉媒体,“脚踏两只船”不符合他一贯的做事风格,如果继续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既是对母校的不负责任,也不利于他为西湖大学的教职团队做出榜样。

 

 

Q6oh-fyqnick3751407.jpg

去年12月7日,施一公曾公开提出:西湖大学将于2018年正式成立,至2019年末,拥有教授师资力量规模超过洛克菲勒大学。在教师科研水平上,很可能成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在尖端研究方面异军突起;5年后,教师科研水平比肩东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成为亚洲一流,加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团队;15年后,在各项指标上和加州理工相媲美,成为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大学之一。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当时方舟子很快针对此事发声:“施一公如果真的对西湖大学如此有信心,信誓旦旦过五年就赶上清华,怎么还脚踏两只船,还对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恋恋不舍?世界上有哪所一流大学的校长是兼职干的?”如今,施一公用实际行动隔空回应了这一质疑。

2007年决定回国的时候,施一公曾告诉妻子:“我在普林斯顿大学讲课时很尽责,那时我只是履行一份工作责任。现在讲课时,下面全是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感觉他们就像是自己的孩子,我恨不得将平生所学都教给他们。”

可以看出,施一公每次对职业的选择,都是出于对学术、对教育的独立思考与追求。去年10月,他在一场科学论坛上说:“中国人因为教育模式比较单一,考试无论是怎么样,我们希望学生既不能太超前,也不能太落后,所以我们的均值非常高,但是方差很小。”他认为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学生水平很高,但中国的科学技术还没有领先于世界,中国的基础研究还没有领先于世界。这次投身西湖大学,可能正是他尽力提高中国教育“方差”的一次尝试。

施一公之所以如此有底气,不仅由于他是世界顶尖的生物学家,还在于他背后的6位“顶尖高手”。2015年3月11日,施一公、陈十一、潘建伟、饶毅、钱颖一、张辉、王坚正式向国家提交《关于试点创建新型民办研究性大学的建议》,并获得支持。

陈十一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现在是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潘建伟也是中科院院士,现任中科大常务副校长,同时是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的首席科学家,他领导的团队去年刚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光量子计算机,其运行速度比国际同行类似的实验快2.4万倍。

钱颖一是著名经济学家,曾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现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2009年时,他获得了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项——孙冶方奖。

张辉曾参与创立中星微电子,2005年中星微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是中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芯片设计公司,现在是创毅科技集团董事长。

王坚现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曾是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2016年12月10日,西湖大学的前身——西湖高等研究院正式成立,施一公任院长。西湖高研院的特点总结起来就是:高起点、综合性、小而精。通过聘请顶级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及其他顶尖人才,组建了理学、前沿技术、基础医学和生物学四个研究所,分别由潘建伟、陈十一、饶毅、施一公领衔。与普通大学不同的是,西湖高研院以博士生培养为起点,先招博士,之后再招硕士生和本科生,这是其高起点的体现之一。

 

 

Y5ib-fyqnick3751554.jpg

建院之初,四位科学家与西湖高研院均为兼职关系,如施一公出任院长,是由浙江省政府致函清华大学发出邀请,这也是他所说“脚踏两只船”的来历。

西湖大学及高研院主要依托基金会筹措资金建校,2015年7月,杭州西湖教育基金会成立,主要的捐赠人有:龙湖集团董事长吴亚军、北京荣之联科技股份董事长王东辉、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北极光投资董事长邓锋、杭州创业软件总经理葛航、深圳金信诺公司董事长黄昌华和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

张辉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西湖大学的总资金投入“大概是十年200亿元”。有人指出,根据2017年教育部直属高校部门预算,仅清华大学一年预算就在233亿,西湖大学10年才200亿,够不够用?对此有分析认为,西湖大学走小而精路线,学生数量也少,首届仅19名博士生,200亿基本够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西湖大学及高研院虽是民办,也得到了来自政府的帮助。筹建之初,西湖区政府提供了约10万平方米(含2万平方米地面下空间)的科研、教学、行政办公、学生住宿及餐饮用房,杭州市政府还为西湖高研院提供了4亿人民币的科研经费,由四位科学家支配。

父母为施一公取这个名字,寄希望于他“一心为公”。此次他离开公办的清华、去了民办的西湖大学,也正契合“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念。

关于施一公的去向,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致电西湖高研院,院方表示暂时没有更多信息公开。未来施一公将如何在西湖大学“大显身手”,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长安街知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