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央视:是谁在进行贸易保护?是谁在颠倒黑白?

2018-01-26 11:12:12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艾森网消息:近日,随着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声音的上升,不少国家和专业人士担心会发生贸易战。对此,外交部长王毅当地时间23日在圣地亚哥出席中拉论坛表示,市场不是抢来的,而是开拓出来的。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在24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指出,贸易保护主义是一把“双刃剑”。

据央视新闻报道,而对于近期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离市场经济越走越远”的论调,商务部则以事实和数据进行了有力回应,指出美方罔顾事实、颠倒黑白。

王毅:市场不是抢来的,而是开拓出来的

当地时间23日,外交部长王毅在圣地亚哥出席中拉论坛时表示,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2017年,国内消费对于中国经济的贡献已经超过65%。

 

1516931019992.jpg

△外交部长王毅/资料图

 

近期,一家国际权威机构评估称,中国国内的消费总规模将在2018年第一次超过美国。这意味着,2018年之后,全球最大的市场将是中国。这一预测是否准确姑且不论,但中国的潜在市场规模是美国的3到4倍,而且正在不断从潜在变为现实,则是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前景。因为市场的力量就在这里,市场不是靠强力抢来的,而是靠流汗开拓出来的。

随着时间推移,中美两国以及中国同其他国家的贸易结构,迟早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很多国家可能包括美国在内,对中国的出口会超出从中国的进口,中外贸易结构也将发生逆转,可能是中国会面临逆差。到那个时候,我们不会拿什么“301”等来吓唬人,也不会把贸易问题政治化。我们会一如既往从积极的角度来处理由于市场规律带来的新情况,用做大蛋糕的办法推进我们同世界各国经贸关系的大发展。

外交部:贸易保护主义是一把“双刃剑”

华春莹表示,贸易保护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在刺伤别人的同时也会伤及自身。我不知道这世上有没有传说中“刀枪不入”的金丝软猬甲,能保证一国随意对其他国家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同时自身却毫发无损?

 

1516931019999.jpg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

 

华春莹还表示,中方会一如既往从积极的角度来处理由于市场规律带来的新情况,用做大蛋糕的办法推进我们同世界各国经贸关系的大发展。

商务部:美国分享了中国机遇

近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报告称,美国支持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行为未能让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更以市场为导向,中国离市场经济越走越远。对此,中国商务部25日做出回应。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USTR这份报告很多观点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甚至与美方以前的报告自相矛盾,具有明显的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色彩,中方坚决反对。

 

 

1516931019839.jpg

高峰介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是机遇和动力。根据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的相关数据,2017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30%。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关税总水平从15.3%已经下降到9.8%。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16年里,美国对华货物出口增长了500%,远高于同期美国对全球出口90%的增长。中国从美国的第八大出口市场跃升为第三大出口市场。可以看出,包括美国在内的世贸组织成员,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分享了中国机遇,各成员得到了共同的发展。

谈及“欧美一些国家一直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时,高峰表示,“确切地说,应该是欧美拒绝如期履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的相关国际义务。”中国始终强调,如期履行第15条是所有世贸组织成员都应该尽到的国际义务,与个别成员依据其国内法提出的所谓“市场经济地位”没有任何关系。中方已将有关成员的做法,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目前案件正在依据世贸组织规则有序地推进。

“301条款”,美国制度霸权的“杀手锏”

所谓“301条款”,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中第301条款的简称,其主要含义是保护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

根据这项条款,美国可以对它认为是“不公平”的其他国家的贸易做法进行调查,并可与有关国家政府协商,最后由总统决定采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停止有关协定等报复措施。

“301条款” 曾被美国广泛使用

随着欧亚的复兴,特别是日本和德国在货物贸易上逐渐成为美国的强劲对手,再加上美国自身经济遭遇困境,从1971年开始,美国的进出口出现了逆差,此后连年扩大。于是,美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开始转向,其标志就是1974年的贸易法。该法强调自由贸易必须建立在公平竞争之上,并设置了301条款,目的是使美国有权裁定其贸易伙伴是否存在贸易壁垒,借此扫除美国的出口障碍。

后来,这一条款又在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法中以特别301和超级301条款加以强化。批评家认为,301条款是用国内法处理国际贸易争端的单边保护主义典型,它集法官、陪审员和执法人于一身,把维护美国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

由于20世纪80年代日本跃升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德国紧随其后,美国又在1985年的纽约广场会议上强迫日元和马克升值。这样做既保全了美元不贬值,又扩大了美国对日、德的出口。日本因日元大幅度升值而迎来了泡沫经济,使20世纪90年代成为“失去的十年”。

自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美国一般都是通过设在日内瓦的机构诉诸争端,而不是采取单方面行动,所以301条款没有被广泛使用。

顶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