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1月底的这次常委会会议为什么只有两天?

2018-01-27 14:13:56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1月底的这次常委会会议为什么只有两天? )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即将在北京举行。根据此前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百零八次委员长会议决定,这次常委会会议会期为1月29日至1月30日。

委员长会议建议,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讨论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审议任免案。

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此次常委会会议会期只有两天。为什么会期有长有短?常委会会议每次召开几天有规定吗?多久举行一次?今天,23号小组就来聊聊全国人大常委会开会那些事儿。

定规矩,得看“议事规则”

说到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有一个法规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以下简称“议事规则”)。“议事规则”于1987年11月24日由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议事规则”施行20多年后,在2009年4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对其进行了修正。这是“议事规则”施行以来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修改。

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表示,此次修改,一是总结了多年来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议事程序,比如从会议的召开到议案的提出、审议,一直到会议的发言,都作出了新的规定;二是用制度来管事,既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民主集中制,又体现了保证议事的效率;三是适应新情况、新要求,从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出发,作出了一些新的规定。

会期有几天?不固定

一次常委会会议要开几天呢?“议事规则”并没有具体规定,每次会议的时间主要是根据此次常委会会议的内容决定。

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例,常委会会议会期从1天到8天不等,大多在6天左右。其中,第一次以及第二十三次会议会期最短,为1天;第十五次以及第二十四次会议会期最长,为8天。

频率渐渐固定,每两个月一次

“议事规则”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一般每两个月举行一次。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例,基本上在双月下旬开会。目前,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举行了三十一次常委会会议。下周一,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就要举行了。

其实,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多久举行一次在刚开始的时候是没有明确规定的,主要是根据需要召开,有事情要讨论就举行常委会会议。数据显示,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任期四年内开了110次常委会会议;第二届达到了历史最高值,四年任期内足足开了137次,平均每个月要开2.83次会议;第三届为33次;任期只有3年的第四届则达到了历史最低值,只有4次;第五届为27次;第六届25次。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后逐渐固定为每两个月举行一次。

一般情况下,常委会会议是委员长来召集并主持的,不过,委员长也可以委托副委员长主持会议。在出席人数上,常委会会议必须有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

特殊需要也可临时召开

虽然现在常委会会议基本固定为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不过如果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可以临时召集会议。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为例,曾在2016年9月13日临时召开常委会会议,会期仅仅1天。

为啥?此前召开的委员长会议是这样表述的:为贯彻党中央关于查处辽宁拉票贿选案的决策部署,依法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应当做好的相关工作,委员长会议决定9月13日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相关议题。

此次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辽宁省人大选举产生的部分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的报告,确定45名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成立辽宁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筹备组的决定,决定成立筹备组,负责筹备辽宁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的相关事宜。

提前7天告知会议内容

在开会之前就要确定这一次常委会会议要讨论哪些内容,也就是说这次会议的议程是什么。通常是由委员长会议拟订常委会会议议程草案,然后再提请常委会全体会议决定。一般情况下,通过决定的议程不作修改;需要调整议程的,要由委员长会议提出,经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同意。

“议事规则”规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应当在会议举行七日以前,将开会日期、建议会议讨论的主要事项,通知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人员;临时召集的会议,可以临时通知。

都有谁参加会议?“议事规则”规定,常委会举行会议的时候,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负责人列席会议。不是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有关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或者副主任一人列席会议,并可以邀请有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列席会议。

会议形式有三种:全体、分组和联组会议

“议事规则”规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时候,召开全体会议,并召开分组会议和联组会议。小编来举个例子,一般常委会会议的开幕会议、闭幕会议、听取有关报告,都是全体会议;针对不同的报告进行讨论,一般情况下是分组会议的形式,方便大家讨论的同时也能提高效率;专题询问大多数情况下是联组会议。

分组会议由委员长会议确定若干名召集人,轮流主持会议;分组名单由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拟订,报秘书长审定,并定期调整。联组会议由委员长主持,委员长可以委托副委员长主持会议。

发言时间有限制,15分钟要说完

无论是全体会议,还是分组会议、联组会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发言都要围绕会议确定的议题进行,不能“跑题”。

发言人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可不是举手就可以发言的。如果在全体会议或者联组会议安排对有关议题进行审议的时候,常委会组成人员要求发言的,应当在会前由本人向常委会办事机构提出,由会议主持人安排,按顺序发言。在全体会议和联组会议上临时要求发言的,经会议主持人同意,始得发言。在分组会议上要求发言的,经会议主持人同意,即可发言。

鉴于参加会议的人员众多,为了民主、也为了让所有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言时间可是有限制的。“议事规则”规定,在全体会议上的发言,不超过十分钟;在联组会议和分组会议上,第一次发言不超过十五分钟,第二次对同一问题的发言不超过十分钟。事先提出要求,经会议主持人同意的,可以延长发言时间。

说过的话都要被记录在案。发言人在常委会会议上的发言,由常务委员会办事机构工作人员记录,经发言人核对签字后,编印会议简报和存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