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省会并非都第一!这七城才是各自省的“经济大哥”

2018-02-09 11:45:19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在各省、自治区中,省会或首府城市一般是经济实力强劲的区域,但并非一定是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

中新经纬梳理发现,广州、南京、济南、福州、沈阳、石家庄、呼和浩特7个省会或首府2017年的GDP总量不及所在省份的其他城市,屈居第二,甚至第三位。专家认为,超越省会GDP总量的城市,多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省城并非都是NO.1

受政治、历史、交通设施、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各省、自治区中,省会或首府城市在经济发展中会起到领头羊的作用,经济总量在该省份中的比重也较大。如,湖北省省会武汉市2017年的经济总量为13410.34亿元,在湖北各城市GDP总量排名中位列第一,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36.72%;四川省省会成都市2017年的经济总量为13889.39亿元,在四川各城市GDP总量排名中位列第一,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37.56%。

 

 

1518134621993.jpg

▲图片来源:中新经纬

但是,这种情况也并非绝对。中新经纬梳理发现,广州、南京、济南、福州、沈阳、石家庄、呼和浩特7个省会或首府2017年的GDP总量不及所在省份的其他城市,经济总量排在所在省份的第二,甚至第三位。

由于GDP核算中计入了研发支出,经济特区深圳市的经济总量在2016年首次超越了省会广州,在广东省各城市GDP排名中位列第一。2017年,深圳经济增长强劲,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438.39亿元,依然高于广州的21503.15亿元,保住了广东省第一的宝座。

在山东省,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普遍好于内陆,青岛、烟台的经济总量也高于省会济南。2017年,青岛、烟台的GDP总量分别为11037.28亿元、7550亿元,位列该省第一、二位,济南的经济总量为7000亿元,排在山东省第三位。

在江苏,更加靠近上海的苏州,经济实力明显高于省会南京。数据显示,2017年苏州市的经济总量为17319.51亿元,南京则为11715.1亿元,两者相差超过5600亿元。

在福建省,泉州市的经济总量高于省会福州,位居该省第一位,但两者相差不大;辽宁省大连市的经济总量高于沈阳,位列该省第一位;河北省重工业城市唐山市的经济总量高于省会石家庄;虽然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2017年的GDP数据尚未发布,但该市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17.9亿元,2017年的经济增速为7%,以此估算,鄂尔多斯的经济总量仍排在内蒙古各城市之首,包头市则排在第二位,首府城市呼和浩特屈居第三。

靠近海洋占尽优势?

中新经纬发现,除内蒙古外,其余6个省份中经济总量排名第一的城市,都处于东部沿海地带,且更加靠近海洋。

在辽宁、河北、山东三省,大连、唐山、烟台的GDP总量都高于各自的省会城市,且三个城市紧邻渤海,地处环渤海经济带,而三座省会城市均深处内陆。青岛同样也紧邻大海,区位优势明显。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经济学院教授苏剑对中新经纬表示,省会城市作为区域政治中心,它的选址受到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且一般会与经济中心重合。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会出现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现象。

苏剑称,改革开放后,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呈现出由沿海到内地次第开放的格局,而沿海城市率先受到政策影响,发展出不错的外向型经济。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也认为,部分沿海城市的经济总量超过省会城市,受区位优势的影响较大。他告诉中新经纬客户端,青岛市属于港口城市,且靠近日本、韩国,而济南则地处内陆,在对外开放中,青岛的区域优势明显好于济南。大连与青岛类似,在对外开放中,实现了迅速崛起。

苏剑还认为,相较于省会城市,新兴城市没有“历史负担”,发展经济可以轻装上阵。一些有历史底蕴的城市,存在着“制度固化”等现象,对事物形成了思维定式,缺乏对新兴事物的兴趣,创新意识不强。同时,老城市还存在人口结构问题,养老负担过重,企业和职工的社保压力大。

徐洪才指出,新兴城市更具有包容性,这些城市欢迎外地人,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更强,创新氛围浓厚,这都有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内陆的省会城市还有机会吗?

徐洪才认为,作为区域政治中心,省会城市的政治优势十分明显,一些省会在经济上仍存在赶超的机会。苏剑则表示,虽然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优势已经不是很明显,但未来依然是中国的经济重心。

徐洪才称,国内行政手段对资源的调度、动员能力仍然较强,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省会城市的政治地位较高,未来还会享受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倾斜。同时,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的影响下,一些节点城市,诸如郑州、西安、重庆、成都等城市,未来的经济潜力会很大,崛起的机会也更多。

苏剑认为,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势依旧明显,目前来看,内地城市超越沿海城市的可能性并不大。在发展第二产业时,水资源是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而中西部地区恰恰缺乏水资源,这对产业布局产生很大的制约。

来源:中新经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