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共中央建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宪法。图为2月12日上午,习近平在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考察时同村民们亲切交流 新华社
艾森网消息:《大公报》综合报道,《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25日公布,建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宪法,取消了国家主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条文,并大幅修改或增加了与监察委员会相关的内容。此外,宪法还将写入新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宪法宣誓等一系列新理念、新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根据此《建议》依照法定程序提出宪法修正案议案,提请3月份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共包括21条建议。今次修宪将是对1982年12月制定的现行宪法的第五次修订。此前1月份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专门就修宪进行了讨论研究。根据《建议》,此次修宪将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宪法。把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修宪还将删除现行宪法中有关国家主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条文。把宪法第七十九条第三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五位一体”写入宪法
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亦将写进宪法,涉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奋斗目标等。如宪法序言中,把“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
本次修宪还将完善或增加有关贯彻新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内容。
在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復兴的爱国者”,把“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修改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的条款。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就宪法宣誓规定及誓词内容作了修改。
大幅调整适应监察体制改革
为适应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需要,今次修宪大幅修改或完善了相关内容,对监察委员会的组成、任免、领导体制用专门章节作出了规定,同时调整了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相关职能中涉及监察的部分。
为提高各地因地制宜依法施政,宪法还赋予了设区的市(包括直辖市及地级市)的地方立法权。宪法第一百条增加一款:“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牴触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报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国家主席总理就任时须宣誓
据新华视点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24日对宪法宣誓制度作出修订,对宪法宣誓誓词作了修改,自2018年3月12日起生效。新的誓词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中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副总理等,在依照法定程序产生后,进行宪法宣誓。宣誓仪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组织。
宣誓仪式根据情况,可以采取单独宣誓或者集体宣誓的形式。单独宣誓时,宣誓人应当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诵读誓词。集体宣誓时,由一人领誓,领誓人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领诵誓词;其他宣誓人整齐排列,右手举拳,跟诵誓词。宣誓场所应当庄重、严肃,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或者国徽。宣誓仪式应当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为新时代发展提供宪法保障
25日,新华社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必将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宪法保障。
文章指,此次修宪具五点意义及重要性。第一,我国现行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必须长期坚持、全面贯彻。第二,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第三,根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实践,在保持我国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有必要对我国宪法作出适当的修改。第四,修改宪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第五,要贯彻修改宪法总体要求,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宪法保障。
文章强调,这次宪法修改,必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把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贯穿于修宪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