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琼州海峡修跨海大桥?俩难题成拦路虎

2018-03-09 22:12:52 信息来源: 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刚刚结束不久的春节长假,让前往海南旅游的游客,在返程时因大雾天气封港停航,经历了一场上万辆车滞留海口,交通堵塞长达30小时的经历。网上有关在琼州海峡建一座跨海大桥缓解航船运载压力的呼声四起。

全国两会期间,法制晚报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他表示,相对于港珠澳大桥,琼州海峡要建一座跨海大桥难度系数太大。港珠澳大桥所处的海湾水深最深也才20多米,琼州海峡最深处则超过100米,这样基础不好做。另外,琼州海峡的海沟岩石覆盖层埋得很深,自然条件要比港珠澳大桥所处的海湾恶劣很多。

 

 

1520587032112.jpg

(苏权科)

最深超百米 跨海大桥基础不好做

记者了解到,被誉为“黄金水道”的琼州海峡是中国的三大海峡之一,东西长约80公里,南北最大宽度39.5公里,最窄19.4公里,平均宽度29.5公里。海峡南北两岸岸线呈锯齿状,岬角、海湾相间。北岸自东向西分布有红崖角、排尾角、屿角、教尾角。岬角由玄武岩构成,其间组成红坎湾、海安湾和教尾湾。

早在2010年初,就有多家媒体报道称,广东省湛江市交通部门表示,将斥资1400多亿元,建设琼州海峡跨海大桥。按照规划设计方案,此跨海大桥分上下两层,其中铁路桥为四线,设计客车时速160公里,货运列车时速120公里,公路桥设计时速为100公里。

 

 

1520587040187.jpg

(港珠澳大桥)

相关报道还称,琼州跨海大桥将在2012年开工建设,2020年建成通车。如今,都已是2018年年初了,琼州跨海大桥仍躺在规划图纸上,迟迟不见动工开建的影子。那么,这背后究竟有哪些技术难度让其“难产”呢?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苏权科向记者透露,他曾参加琼州跨海大桥的论证会。“这里面最大的技术难度就是水深基础不好做。当时此跨海大桥有东线、西线等三个施工方案。此海峡最长的是38公里,水深60多米;距离两岸最近的线路为18公里,水深超过100米。而地区海湾的港珠澳大水深最深处则为20米,这样修建琼州跨海大桥的技术难度要比港珠澳大桥大很多。”

苏权科还表示,琼州海峡海沟比较深、海床覆盖层岩石亦埋得较深,暗礁险滩如此恶劣的水自然环境,带来的风速、涌流等风险不好预测,这也加大了修建琼州跨海大桥的技术难度。

 

 

1520587114921.jpg

法晚记者另注意到,就在最近,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发改委主任符宣朝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论是琼州跨海大桥还是海底隧道,修与不修,尚在研究论证阶段,目前仍没有明确结论。“早些年,海南省、广东省、原铁道部等相关部门曾对琼州海峡跨海交通工程展开过调研。这项工程不仅涉及到技术可行性,还关系到生态、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综合因素,非常复杂。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待各方面进一步评估。”

港珠澳大桥光测风速就用了四五年

建设琼州跨海大桥仍没有明确结论,已经修建好的港珠澳大桥所经历与破解的各种技术难度,或许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据苏权科介绍,港珠澳大桥的建成表明中国在超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等多个领域取得全面突破。围绕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前后实施了300多项课题研究,创新了海上装配化桥梁、超长外海沉管隧道等方面的设计、施工理论与方法,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了跨海通道建设工业化技术体系。形象地说,就是将桥梁和隧道在工厂里制造出来,用大型设备运到现场,像搭积木一样,在海上拼装,在海底对接。

“港珠澳大桥所处的海湾水深最深可达20米,而我们在海底埋入沉管隧道时,又深入下去20多米。这样,沉管隧道等于是被插进了近50米的基槽中。而每一节沉管有8万吨重,总共有33个沉管被拼接组装成海底隧道,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苏权科如是说。

 

 

1520587114921.jpg

(大雾致车辆滞留海口)

另外,修建港珠澳大桥还要考虑波浪、海流、海水成分浓度,这些都作为港珠澳大桥在建设时期的质量风险评估数据被长期监测。再者,气象条件也很重要,他们当时在海湾中间的三角岛上,还有珠海九州岛上建了几个风塔,光风速就测了四五年。

苏权科最后还向法晚记者表示,在克服了上述各种技术障碍因素外,如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尤其是防止对白海豚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的侵害。均在修建港珠澳大桥上,做了慎之又慎的预案风险评估与处理机制。

来源:观海解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