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国防费连续第三年以个位数增长 专家解读

2018-03-14 14:10:36 信息来源:星岛环球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如何看待我国国防费连续第三年以个位数增长)

 

 

1520996310708.jpg?imageView&thumbnail=550x0

中国的国防费问题历来备受外界关注。

艾森网消息: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根据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预算草案,2018年中国国防预算为11069.51亿元,增长8.1%,约占全年GDP的1.26%,连续第三年以个位数增长。增加的国防费主要用于加大武器装备建设投入、改善训练条件、保障军队改革和提高官兵生活待遇,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国防费增长主要基于三个“时代要求”

在国家综合国力、安全环境和全球战略形势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国防费增长是合理合法、适度稳健和可持续的。中国政府依照国防法,坚持一个“协调”和两个“适应”的方针原则,即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国防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合理确定国防费的规模,依法管理和使用国防费。

国防费增长主要基于三个“时代要求”和一个“现实可能”:

一是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即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有了新战略安排,提前15年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强国必须强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必须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要持续不断、适度稳健地加大国防投入。按照十九大报告,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前15年,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二是履行使命的时代要求。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正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带来的机遇十分难得,挑战也十分严峻。从全球看,世界经济政治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持续上升,大国战略竞争和博弈日趋激烈,国际关系复杂程度前所未有。从我国看,“树大招风”效应日益显现,一些国家和国际势力对华防范和遏制的一面有所增大,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斗争复杂严峻,海上安全形势更趋尖锐,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活动猖獗,海外利益安全风险明显上升。我军必须把握新时代国家安全战略需求,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外利益,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

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我们的国家利益向全球不断拓展,维护海外利益安全成为我军的战略任务。我国现有3万多家企业遍布世界各地,每年有1亿多人次出境。开展海上护航、撤离海外公民、应急救援等海外行动和海外利益攸关区安全合作,成为军队维护国家利益和履行国际义务的重要方式。

与此同时,中国军队积极参与国际维和、反恐和人道主义救援,加强防扩散国际合作、参与管控热点敏感问题、共同维护国际通道安全、参与维护全球网络安全等。自1990年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军事观察员以来我军已累计派出近4万人次维和人员,先后参加了约24项维和行动,派兵数量居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首。从2008年年底以来,连续派出28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已为6400多艘中外船舶提供安全保护,其中一半是外国船舶。从向西非派出医疗队抗击埃博拉到对马航失联客机展开立体大搜救,从撤离被困也门的中外人员到50余次执行国际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任务,表明中国军队在维护国际公共安全方面将对国际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三是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世界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依据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必须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我军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实行改革强军、科技兴军战略,国防费投向投量的重点是优化武器装备规模结构,发展新型武器装备。

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可能。确定国防费规模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国防费规模的战略需求,必须以经济发展为支撑保障。经济建设是基本依托,经济实力增强了,国防建设才能有更大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于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几年在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凸显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在较高的发展基数上依然保持中高速增长,2016年增长6.7%,2017年增长6.9%。中国经济规模超过12万亿美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以上。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为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奠定了雄厚物质基础。我们要抓住机遇适当增加国防投入,及时把经济实力转化为国防实力,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我国的国防投入始终保持合理适度规模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坚持国防建设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大局,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国防投入保持了合理适度的规模。

第一个十年——从1978年到1987年,随着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防建设处于低投入和维持性状态。国防费年平均增长3.5%,同期GDP年平均增长14.1%,国家财政支出年平均增长10.4%。

第二个十年——从1988年到1997年,为弥补国防基础建设的不足和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需要,我国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国防投入。国防费年平均增长14.5%,同期GDP年平均增长20.7%,国家财政支出年平均增长15.1%。

第三个十年——从1998年到2007年,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国防费的稳步增长。国防费年平均增长15.9%,同期GDP年平均增长12.5%,国家财政支出年平均增长18.4%。

第四个十年——从2008年到2017年,我国国防费年平均增长11.3%,国防费占GDP的比重相对稳定,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略有下降。2008~2017年10年国家财政收入平均增长率为12.37%、财政支出为9.73%,这表明国防费支出与国民经济是协调发展的。

中国国防费是客观、透明的,没有什么“隐形军费”。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每年向全国人大提交财政预算报告,并对外公布年度国防费预算总额。从1998年开始,每两年发表一次的国防白皮书,对国防费保障范围、增加费用的主要用途、财政拨款制度、预算审计制度、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等情况进行介绍。中国自2007年起开始参加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向联合国提交上一财政年度的军事开支基本数据,并从当年起恢复向联合国常规武器登记册提供七大类常规武器进出口情况。

以改革的精神管好用好国防费

我国对国防费实行严格的财政拨款制度。每年的军费预算都纳入国家预算草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国家和军队审计机构,对国防费预算及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近年来,政府加强国防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改革创新财经管理制度,推进资产管理改革,加强预算执行监督管理,提高国防费开支的透明度和规范性,确保国防费的正确有效使用。

精简调整是为了提高质量效能,要推进一场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革命,提高军事经济效益。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军事管理革命。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健全军费管理制度。我军现行的军费配置,存在着预算与规划计划的衔接不够紧密、配置结构不够优化、配置方法不够先进、使用管理效益不高等问题。适应军队职能任务需求和国家政策制度创新,深化军费预算管理和审计制度改革,是军队政策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政治决定军事,政略决定战略。一个国家是不是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主要不在于它的国力军力是否强大,而在于它奉行什么样的内外政策。习主席说,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