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洪:农民工群体应成为“抢人大战”中的人才
2018-03-31 23:31:39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我知道最近中国很多城市都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在招揽人才,但是这些政策在某些方面是具有局限性的,特别是对‘人才’的圈定范围有些狭隘,很多从农村来的城市建设者,也是城市发展所需人才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丛书主笔、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英洪博士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说。
“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丛书主笔、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英洪博士发言。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 石倩颖 摄
3月30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丛书出版座谈会”于北京举行。该丛书以超大型城市北京为主要研究基地,放眼全国,围绕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这个主题,针对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维护和发展农民权利,提供了多视角的思考和政策建议。
张英洪表示,目前,中国人口红利已经越来越减弱,各个城市都在争夺人才。而农民工这个群体的权利最容易受到忽视,他们目前在城市中面临着户口、房价、婚姻等多重问题。如果城市的政策和公共服务不能覆盖到这部分人群,这个城市的发展一定是存在缺陷的。
针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张英洪介绍,“农村空心化相对严重,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滞后。而在城市中,很多进城务工的青壮年的父母、妻子都在乡村,长期两地分离导致他们的家庭、婚姻关系十分紧张。因此,城乡一体化问题不仅仅对城市和乡村有影响,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着我们的社会风气和精神文明建设。”
谈及城乡一体化的未来,张英洪认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要加强公共服务保障,维护好农民工权利,提供一个公开、自由的人才流动机制。只有这样,农村的人才能走出农村,享受城市的待遇,并安心留在城市;而城市中也有一些致力于为乡村振兴奋斗的年轻人也能放心去建设乡村,没有生活条件、宅基地限制等后顾之忧。
据了解,自2010年至2017年,张英洪博士积极组织跨单位、跨专业、跨地域、跨年度的研究团队,紧扣维护和发展农民权利这根主线,经过7年的持续调查研究,其主要成果于2014年5月至2017年11月间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连续出版——《新市民:北京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北京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研究》《北京市新型城市化研究》《北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农民荒: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研究》《北京市法治城市化研究》这六部关于新型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系列研究,为新时代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比较鲜活的理论支持和前瞻性的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可资借鉴的理论价值、政策价值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