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大胆探索,把监督工作做实做具体

2018-04-21 19:39:52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4月1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了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审查调查情况,各项数据同比全方位增长,监察全覆盖制度优势已经显现,治理效能明显提升。深化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各地区大胆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改革推进当中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当前,如何做实监督,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有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坐等靠”思想比较严重,凡事指望上级机关给个“细则”“明确规定”,不敢不愿不会付诸尝试探索;有的则明显表现出路径依赖,对如何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创新监督方式,把监督做实抓细考虑不够、办法不多,习惯于过去的“老框框”“老套套”“老道道”,热衷于做表面文章,看似热热闹闹,实则很难有实际效用;有的虽然在机构设置上,采取了监督、审查调查、审理分立,但职责划分不清,比如简单地把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前两种划归监督,后两种划归审查调查;有的名义上搞监督,实则热衷于审查调查,和审查调查部门一样处置线索,进行初核,等等,实际上变相成了审查调查部门。

   出现这些问题,首先反映出对纪委监委首要职责是监督认识不到位,轻监督重审查调查,有的甚至对监督抱有偏见,认为搞监督就是“放水”,因而对监督缺乏热情。监督不能做实抓细,就等于纪委监委的职责范围变窄,违纪与违法之间就成了“不设防”区域。

   监督搞不好,也反映了担当不足的问题。监督是要得罪人的,不仅可能会得罪领导干部,在“熟人社会”特点更突出的基层,监督往往还意味着要得罪亲朋好友。因此,一些地方往往会借口监督对象太多、监督力量有限,宁愿做些有“轰动效应”的面上功夫,不愿做见人见事、艰苦细致的工作。

   监督与审查调查职责划分不清晰,一定程度上还反映出权力观不正,认为监督没有“权力”,不好体现纪委监委的权威,出力不讨好,因此想方设法往审查调查上靠。每个部门的人员和精力都是有限的,监督部门热衷于审查调查,既造成职能重叠交叉,又导致日常监督工作虚化、边缘化而流于形式。

   监督工作是实在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具体才能深入管用。面对人员少、监督对象数量多的情况,如何摆布工作力量,内部挖潜,创新机制,把监督压力传导下去,是改革中面临的一个考验。有的地方做了有益的探索,比如注重发挥监督室“战斗单元”作用,充分利用巡察成果,借助派驻机构力量,了解掌握联系单位及监察对象情况,分解监督任务,形成监督合力;有的地方建立起监督对象台账、廉政档案,与执法和司法机关加强合作,建立信息通报平台,探索运用大数据及时收集监督对象情况,在此基础上强化综合分析研判,对监督对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些,都不失为对监督工作有益的探索。

   改革进入深水区意味着要啃难啃的硬骨头,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面对改革路上的诸多困难,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依据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大胆实践,大胆探索,把监督工作做实做具体,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