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人民网评:生态兴则文明兴

2018-05-19 21:43:1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在刚刚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改善民生福祉、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深远意义,系统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出“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的重大判断,擘画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蓝图,13亿中国人期盼的“美丽中国”前景可期。

  人因自然而生,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构成了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然而揆诸一部人类文明史,因为资源粗放利用、自然过度开发、污染疏于治理导致生态环境衰退,继而引发文明危机的教训极为深刻。无论是荒漠化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两大文明陨灭,还是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发生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无不说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深刻道理。塔克拉玛干沙漠蔓延湮没了盛极一时的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沙漠的扩张毁坏了敦煌古城,黄土高原因为过度垦荒导致水土流失、沟壑纵横,这些历史教训同样深刻。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前所未有。抑尘、治源、禁燃,“史上最严”环保法管出前所未有好成效;国土绿化深入推进,外媒感叹中国每年“种出一个爱尔兰”;从光盘行动到绿色出行,群策群力、人人行动汇聚成绿色生活的大潮……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恢弘画卷,绿色是最厚重的底色,生态文明是最突出的标识。

  过去这几年,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也开启了“生态兴”托举“文明兴”、绿色发展引领社会进步的新阶段。导引伟大历史性变革的深层动力,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创新理论成果的一大突出贡献,就在于确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形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

  一方面,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共生关系。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如果无视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因此,我们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自然。

  另一方面,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只要我们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就可以统筹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环境质量改善的长远趋势值得欣慰,但也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不少老大难问题要治。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责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命文明建设,就一定能为中华民族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