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第四届“珠峰奖”颁奖:成果丰硕 精品迭出

2018-05-20 21:18:11 信息来源:中国西藏网 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中国西藏网讯 5月19日上午,第五次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藏学研究工作者齐聚一堂,可谓一场贤者的“喜宴”。开幕式上,举行了第四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颁奖仪式,共57项参评成果荣获各类奖项,体现了近年来中国藏学成果之丰硕,和中国藏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

图为5月19日上午,第五次全国藏学工作协调会开幕式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

  典籍著述也好,考古遗址也罢,早已印证藏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岁月流转,留下了璀璨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引得众多学者纷至沓来,或史海钩沉,或俯身调研,成果奔涌。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藏学研究工作。1950年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十八军政策研究室成立。王其梅担任主任,李安宅、于式玉、谢国安、刘立千、傅斯仲等一批著名藏学家提供了众多研究报告,为解放西藏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当代中国藏学的开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藏学研究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根深叶茂,生机勃勃,不断拓宽着藏学研究的新领域,已成为中国综合性学科研究领域一颗闪耀的“宝石”,已站在国际藏学的制高点上。

图为中央统战部斯塔同志为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荣誉奖获奖者拉巴平措颁奖。

  为实施精品战略,提高研究水平,促进藏学事业进一步发展繁荣,“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简称“珠峰奖”)应运而生。这是经中共中央正式批准设立的中国藏学研究领域国家级奖项,也是中国藏学界的最高学术奖项。珠峰奖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共同主办,自2005年创立以来,每四年举办一次评奖,至今已完成四届评审。从第四届开始,增设了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青年优秀成果奖,用于奖励40周岁(截止报名日期)及以下的申报者,以鼓励更多的青年学者投身藏学事业。一大批研究成果和著名藏学家获得奖励。

  《西藏通史》获第四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特别奖,图为该丛书的总主编拉巴平措和执行总主编张云。

  经第四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评审委员会集体审议和投票表决,《考古发现与西藏文明史?第一卷:史前时代》《西藏历代边事边政与边吏》等11项成果,获得汉文研究专著类奖项;《印度婆罗门文化与藏族古典文学》《藏语句法研究》等10项成果荣获藏文研究专著类奖项;《青海省推行藏传佛教寺院“三种管理模式”成效及经验》等12项成果摘取了汉文学术论文类奖项;《新发现的吐蕃时期兵律残卷介绍》等12项成果荣膺藏文学术论文类奖项;《喀孜河谷佛教洞窟中描绘在天花板上的有关饰品、纺织品、华盖之研究》等3项成果获英文研究成果类奖项;《藏文文字研究》等5项成果取得基础资料成果类奖项;《西藏地方摄政制度研究》等4项成果,摘得青年优秀成果奖。

  另外,经评审委员会全体会议无记名投票表决,拉巴平措、陈庆英等所著的《西藏通史》,荣获第四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特别奖;拉巴平措(藏族)、诺章?吴坚(藏族)、蒲文成、多识?洛桑图丹琼排(藏族)、赛仓?罗桑华丹(藏族)、陈庆英6位专家荣获第四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荣誉奖。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去世的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所长古格?次仁加布的两项成果《西藏宗教历史文化之噶举派》《喀孜河谷佛教洞窟中描绘在天花板上的有关饰品、纺织品、华盖之研究》,分别获得了藏文研究专著类三等奖、英文研究成果类二等奖。

  在前三届的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评选中,《藏汉大辞典》《中华大藏经》(藏文)对勘本、《西藏简明通史》《西藏通史?松石宝串》(汉译本)、《藏文文法》《西藏地方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史料选辑)》等一批藏学研究成果榜上有名;于道泉、王尧、东噶?洛桑赤列、任乃强、多杰才旦、恰白?次旦平措、黄明信、木雅贡布、牙含章等对我国藏学事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著名藏学家获荣誉奖。

图为珠峰奖荣誉奖获奖者诺章?吴坚和拉巴平措与藏研中心领导合影。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当下,中国藏学研究工作者围绕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两个服务”职责,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新特征,推动藏学研究事业在学术建设、服务现实、贡献社会等方面不断开创新成绩。(中国西藏网 记者/胡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