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工友划“旱地龙舟”迎端午 吃“百家香粽”寄乡音

2018-06-17 23:35:13 信息来源: 中国青年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17日电(记者 刘尚君)用钢管做成的“旱地龙舟”,哪队工友“划”的最快? 

  贵州的鲜肉蛋黄粽、江苏的糯米豆沙粽、河北的黍米蜜枣粽,谁的家乡味道最正宗? 

  6月15日,“欢乐迎端午,关爱相依情” 中建二局三公司丰台科技园项目农民工运动会欢乐举行,吸引了近百名分包队农民工参加。 

中建二局三公司丰台科技园项目农民工运动会旱地龙舟比赛。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就地取材自制“旱地龙舟” 

  敲锣打鼓赛龙舟是南方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保留节目。在北方的工地上要怎么赛呢?节日前夕,项目班子邀请几位工人一起商量了好久,研究怎么开发“旱地龙舟”。项目经理卢艳生提出了大胆的意见:“我们可以利用现场的钢管做出龙舟的骨架来。虽然不能坐进去划,但咱可以人套进去端着跑啊!”在他的带动下,工人们也都你一言我一语地出起了主意,其中江苏籍工人说:“我们镇里早些年都有赶集舞龙,我们村里好多人都会做舞龙。我可以找乡亲帮忙做龙舟的材料。” 

  会后,大伙儿都积极行动起来。项目部用现场施工用的钢管制作了骨架,那位江苏的工友果然从老家找来了龙头头尾,套在骨架上就成了神气活现的“旱地龙舟”。 

  比赛中,参赛的四支队伍各出两组参赛,打头阵的三支队伍上场准备,红色、黄色、绿色三条龙舟依次排列。各队都在研究战术:“大伙儿都记住咱一开始都迈左腿,步幅要一致。”“只要不乱就能赢,千万别着急!”“来来来,咱们抓紧练两遍!”“手上要端稳啊,脚下别乱走!”……赛场上,队员们手端龙舟、脚踩“五人同舟共济”木板鞋,一边喊着“一二一二”的口号,一边力争稳健迅速的冲向终点。龙舟不重,可五个人的左脚、右脚分别绑在一根长木板上却结结实实拖慢了步子。经过三轮的角逐,最终江苏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五个汉子挎着肩膀笑得合不拢嘴。 

中建二局三公司丰台科技园项目工人们正在进行包粽子比赛。中国青年网记者 刘尚君摄

  浓香粽子传递家的味道 

  中国人以食为天,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粽子。而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自然包的粽子也全然不同,包粽子大赛这个环节更像是一场家乡粽子文化比拼大赛。 

  这次包粽子的比赛一共有四对夫妻参加,他们分别来自贵州、四川、江苏和河北,包的粽子也有明显的不同。两家来自贵州的夫妻包的都是不一样的馅儿,一家是鲜肉蛋黄粽,大姐手艺不凡,捆粽子的白线上下翻飞;一家是鲜肉板栗粽,大哥一边包一边说他家不光粽子包得好,平时糍粑也做得好。江苏夫妻包的是甜口儿的糯米豆沙粽,大哥说端午吃粽子是他们老家阖家团圆最重要的事儿,光粽子的馅儿就是十几种,豆沙馅儿最简单方便,要是时间充足他就包个猪油加沙粽子给大家露露手艺。河北夫妻包的是黍米蜜枣粽,大姐喜气洋洋地说老家人管这个叫“黄金包琥珀”,黄澄澄的黍米里有甜蜜蜜的枣儿,好吃又有好彩头。 

  工友们往返于四组选手之间,乐哈哈地比划着自己家乡是怎么包粽子的、里面包的什么馅儿,都有什么说法。比赛结束哨音传来后,贵州的王小凤大姐擦了一把头上的汗,笑了:“我提前两个小时就把比赛的粽叶、粽馅儿、棉线准备好了。我们老家过端午可热闹了,全家人都围在一起,会包的包,不会的也在一起聊天。之前一说有这个比赛,我就立刻报名了,我还跟家里人说我得好好包,让工友们也尝尝我们家的粽子。” 

  比赛结束后,项目把四支队伍的粽子全部煮熟分给所有工友。工友们笑眯眯的捧着热乎乎的粽子,互相猜测自己分到的是哪种馅儿、评论着自己最爱吃的家乡粽子什么样。一位同样来自贵州的工友石金乾说:“自从离开家乡来到北京打工之后,越来越想家,我特别想吃家乡的粽子。今天吃到了老家的鲜肉板栗粽子,特别高兴。刚才看他们包,我就特别想过去一起帮忙,虽然以前在家也没怎么包过,可看着他们就觉得像是在老家的院子里,跟自己家人似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