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健康度过“后高考时代”

2018-06-21 17:19:56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网络图

  “想怎么嗨,就怎么嗨!”这样的一句口号,在高考过后成为流行语。寒窗苦读十二年,在翻过高考这座人生第一座高山之后,很多学子瞬间进入到一马平川般的“后高考时代”。从规律来看,至高考结束到进入高校就读,之间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像一个特殊“窗口期”——百无禁忌的放松模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常态。

  却总有乐极生悲的。据武汉媒体报道,一名17岁的考生小张在高考之后开始放纵娱乐,连续十天熬夜打游戏结果晕倒在电脑桌旁;另一名18岁考生小陈,则在连踢两小时足球后引发“肌溶解”。最近几天,医院接诊多例“嗨”过头引发身体不适的考生。

  从“熬”到“嗨”,这种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例子,在“后高考时代”可谓是不胜枚举。但值得深究的是,考生们没有累趴在书桌前,却倒在了电脑旁,这里面不乏“报复性放纵”的成分。都说高考就像一场十二年的马拉松,坚持下来,着实不易。但你看,几乎所有马拉松运动员冲到终点后,都是随着比赛的频率再往前跑上一小段,正是这种惯性趋势,才让运动员能够得到身体上的机能保护。这个语境,对于考生们也亦然。

  游戏可以玩,足球可以踢,现在进行时的世界杯也要看,考生都是年轻人,这些活动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放松。但问题是,有些考生却想把这些活动“毕其功于一役”,甚至抱着找回“失去的三年”的补偿心理,在短时间内进行高负荷的尝试,最终得不偿失。不得不说,这源于对自己管理的失控,更是对健康知识的缺失。

  作为成人或者是准成人的考生们,很多都不具备合理规划自己“后高考时代”的能力。毕竟之前的学业占据了绝大部分时光,而“课堂—家庭”单调的生活轨迹,也腾挪不出太多的想象空间,因此,考生们只会简单地选择放松的方法,而这种选择多少是带着想当然的不成熟。这个时期,他们更需要周围能够提供可借鉴的方案,从而让自己在收获最大的快乐同时,不至于荒废时间、透支健康。这个时候,家长应该要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来给孩子多提些好的意见,而不能因为高考之后,就把自己和孩子一起放马南山。从“什么都管”到“撒手不管”,这样大的跨度,孩子们可伤不起。

  “后高考时代”学生应为自己的未来做些规划。面对即将踏入的大学校园,定下一个个目标,做好一项项规划,让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更加清晰,都是不错的方式。也有不少适龄的考生,会在“后高考时代”进入到驾考阶段,除了有学有一技之长的益处之外,还能有一个“替代品”来充实自己,避免真空状态的产生,从而完成精神上的软着陆,这有利于高中和大学之间的更好衔接。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行性方案,事实上,暑期很多培训班也在应运而生,类似烹饪、乐器、体育等能为将来加分的项目,都是热门。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技能,并由此扩大社会交际圈,“后高考时代”赋予了年轻人更多的选择性,而信息对称,则是其中的关键。

  除此之外,网络游戏、同学聚会、出国游玩等,只要适当,并全力确保安全,都是“后高考时代”正确的打开方式。也要看到,“后高考时代”里,也弥漫着不小的焦虑。除了有些考生对自己成绩不太理想的遗憾,还有之后填报志愿的选择综合症。这和之前的“玩出内伤”形成鲜明对比。可见,健康度过“后高考时代”,不仅是考生要面对的,更是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不可回避的问题。

  我们在看到考生抱团出国游玩的“后高考经济”烈火烹油的同时,也应该集中力量,对更多考生予以群体性的关怀,关注青年学子的热情不能因为高考结束就戛然而止了。客观来说,这也算是一种“扶上马,走一程”吧。(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谢伟锋)

分享到: